化高于遵循计划。
### 2. 敏捷框架
- 常见的敏捷框架包括Scrum、Kanban和极限编程(XP)。这些框架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和工具,帮助团队实施敏捷开发。
### 3. 迭代开发
- 敏捷开发采用短周期的迭代方式,每个迭代称为一个Sprint或迭代,通常持续1-4周。每个迭代结束时,团队都会交付一个可工作的软件增量。
### 4. 每日站会
- 团队成员每天进行简短的会议,通常不超过15分钟,讨论前一天的工作、当天的计划和任何阻碍。
### 5. 评审和回顾
- 在每个迭代结束时,团队进行评审会议,展示完成的工作,并收集用户反馈。同时,进行回顾会议,讨论迭代过程中的成功和改进点。
### 6. 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
- 持续集成(CI)要求开发人员频繁地将代码变更集成到主分支。持续交付(CD)则是确保软件可以随时发布到生产环境。
### 7. 用户故事和任务
- 用户故事用来描述用户的需求和功能,任务则是将用户故事分解为可执行的工作项。
### 8. 自组织团队
- 敏捷团队通常是自组织的,团队成员共同决定如何完成工作,而不是由外部指令驱动。
### 9. 透明和可视化
- 敏捷团队通过看板、信息墙等工具,使工作流程和进度对所有团队成员透明。
### 10. 客户合作
- 敏捷开发强调与客户的紧密合作,确保产品开发与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保持一致。
### 11. 持续改进
- 敏捷团队持续寻找改进工作方式的机会,以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实施这些敏捷开发实践,团队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变化,更快地交付价值,并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敏捷开发不仅适用于软件开发,也被许多其他行业采用以提高效率和适应性。
敏捷开发与传统开发方法在多个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作方式、项目管理、客户参与度以及对变化的适应性上。以下是一些主要区别:
### 1. 工作方式
- **敏捷开发**:强调迭代和增量开发,通过短周期的迭代(通常为1-4周)来逐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