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说着指了指卧房外隔间的窄榻,“夜间歇在那里,随时候着。”
\n
郑微咬牙,气呼呼的转身出了门。
\n
若是她身上有银钱,才不要受这窝囊气。
\n
在寺里逛了一圈儿,不知不觉又走到寺门前,见到那两个孩子还在跪着。
\n
好奇之下,她跑去问知客僧:“那两个孩子为何一直跪在门前?”
\n
知客僧叹了口气,“芸芸众生里的可怜人儿罢了”
\n
却原来,这是姊弟俩,阿姊小囡,阿弟丰生,他们阿父姓庄,山脚下山桥村人。
\n
去年北方雨水少干旱,般阳县各地收成都少,但朝廷赋税却涨了。家里实在凑不够粮食,正好赶上县里府衙招徭役,庄父就县衙报名,以工抵税
\n
今年春末庄父做完工回来时被流民抢劫打成重伤,回来时已奄奄一息,没撑几天撒手人寰。
\n
家里少了顶梁柱,庄母急痛之下大病一场。
\n
大病未愈,家里无米下锅,只能拖着病体上山挖野菜。
\n
屋漏偏逢连夜雨,接连下了几日雨,山路本就难行,庄母往回走时遇上滑坡,被淹没在山里再也未能出来!
\n
可谓是祸不单行,本就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的小家瞬间崩塌,只剩下两个稚孤艰难求生。
\n
询问之下得知阿姊小囡年虚十一,竟与郑微同年。看起来却像个八九岁的稚童。丰生只有五岁,正是干吃饭不做活的年纪,哪怕卖身都没有哪家乡绅富户肯买。
\n
之所以说到卖身,原是前几日有驵侩登门说县里有家富户要添置仆从,过来问小囡愿不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