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夏点点头道:“我会上书天子,他不需要把粮食运到涿郡,只要运到漳水入海口附近就行了,我会用大船被粮食运去辽东,这样,朝廷就可以减少一大半民夫,只需要二十万民夫在辽东随军就可以了。”
\n
刘文静笑道:“但愿天子会领殿下这个人情!”
\n
洛阳御书房内,天子杨广正与虞世基和杨达商议征讨高句丽的方案。
\n
杨广得到一个消息,去年秋天,草原回鹘部联合仆骨等部落对抗突厥,草原爆发了内战。
\n
这样一来,突厥在一两年内无法分心图谋大隋,杨广便决定利用这个机会集中兵力讨伐高句丽。
\n
“朕刚刚接到晋王的快信,他询问朕今年要不要讨伐高句丽,如果要讨伐,他就需要一个水军基地,修建码头和仓库,囤积粮草等等,水军需要时间准备,朕觉得这个要求合理,朕考虑把东莱郡作为水军后勤之地,两位的意见呢?”
\n
虞世基当然不会反驳天子的想法,他当即点点头,“陛下考虑周全,微臣同意陛下的方案!”
\n
杨达取代了宇文述的位子,他是朝廷出了名的老好人,没有宇文述那样刻薄,他也表态同意了这个方案。
\n
不过杨达经验丰富,他想了想又道:“微臣听说南方海运发达,陛下为何不让晋王多调船只协助我们运输粮草?”
\n
杨广微微笑道:“杨爱卿以为朕就那么大度,为一个水军基地就把东莱郡划给他?他给朕承诺了,他负责将粮草从漳水和运河交汇处用海船运到辽东,这样一来,我们征用的民夫就可以减少到二十万人,看在晋王肯出人出力的份上,朕才把东莱郡交给他用几年,他无非是因为逃去江南的难民太多,他承受不住了,便想用东莱郡来安置难民,他的那点小心思,瞒得过朕吗?”
\n
虞世基不失时机地拍马道:“还是陛下老谋深算,滴水不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