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他对军队构成有定式存在。
这四万军队,应该以一两千老本精贼为核心,带四五千民军精锐,征召七八千乱窜顽寇,再裹挟两万多老弱,构成一支在攻城时能够各司其职的部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规模对农民军来说其实都谈不上有多庞大。
就是个中规中矩的攻城军队。
对付小城,攻城的时间就会快一点,两三天解决问题;对付大城,短则七八日,长则半个月,也能解决问题。
所以一听到刘承宗仅在榆林城东面部署两万军队,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兵力不够。
但是等到今早,李自成随刘承宗登上镇北台,端着望远镜听羽林郎报告东城墙外两万军队的构成……刘承宗手下都是些啥玩意儿啊?
两万军队,其中一半都是前明军正规营兵,徐勇、王允成,都是跟李自成在广平府见过仗的老熟人。
另外那一万军队,也很熟,以前横天王王嘉胤的人马,周清和惠登相算起来都是第一批跟着王嘉胤起事的前辈。
还有后头那一个营,看着也就两千多人,没有枪炮,仅携弓矢长刀长矛,看着跟监军似的。
这个营羽林郎没介绍,李自成刚把眼神转向大元帅,问问刘承宗那个明光闪闪的营又是怎么回事,那边倒先有传信骑兵跑回来汇报攻城进度。
李自成一看这传令兵,就知道这个营肯定更离谱。
那甲衣穿戴方式跟北虏精锐似的,甲片子全挂在外面,明晃晃地看着吓人,张嘴说的倒是汉话,但有一股碴子味。
头盔一摘——嘿,他奶奶的,辽东假鞑子!
听刘承宗一说才知道,这个营的参将叫孙龙,整个营都是拾破烂的辽东兵,战场上捡一堆东虏盔甲攒起来的营。
李自成也是做首领的人,就么这个布阵态势,不对劲。
很不对劲。
民军、明军、东军,整个北方除元帅军之外的势力部队都在这了。
让他们攻城,这不就纯铲除异己吗?
李自成不理解,但大受震撼。
真的,在他看来,就惠登相、周清那一万民军暂且不说,单就刘芳名、徐勇、王允成那一万旧明军,要在他手上,还跟这破榆林城死磕什么?
再加上周清、惠登相那一万精锐民军,李自成现在一点都不觉得东城墙外的部队少,甚至觉得太多了。
李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