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
甚至跃进湖广的那一点苗头,都是刘承宗给他启发的。
没办法,不是别人思想上想不到,而是局势,根本没有建立政权的机会。
哪怕很小的政权,都不行。
早年是打不过明军,没那个基础;没等他们发展出足够的战斗力,刘承宗又回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像李养纯、张整齐在西河、宁羌两县,干的挺好,有了一点框架,但很快就跟元帅府的地盘接壤,要么被吞并、要么开战、要么离开。
关键是刘承宗不乐意吞并人家啊,人家俩人把王号都改成总兵官了,建立起总兵衙门,刘承宗都不带派人招揽人家呢。
养不……也不算养不起,就是性价比太低,刘承宗抠门儿得很,不想养。
李自成也不例外。
湖广的形势比他想象中要差太多了,大明不敢跟刘承宗作战的各路大将,把元帅府围了一圈儿,他刚带兵跑出元帅府的地盘,还没弄明白咋回事,就接连遭逢各路大将围殴。
李自成是硬着头皮挨毒打,心态也在各路将领的全力进攻下产生变化。
祖大乐都搜山追剿了,谁敢信?
等到他从湖广跑进河南,李自成已经不想着干大事了,明军不敢惹刘承宗,反倒对他重拳出击,能干个屁的大事。
被张天琳安置在十二连城,李自成直接想开了。
早前不投奔刘承宗,是他一来觉得自己有能耐,能继续奋斗一下,奋斗的目标,就是能让刘承宗大大方方的封个总兵官。
因为刘承宗的旅帅总兵官们,都太有能耐了。
哪怕行军打仗中规中矩,架不住人家兵精粮足甲械齐备啊。
但在外头受了挫,李自成没那当总兵官的雄心壮志了,自己主动找上张天琳,表达了想要投靠元帅府的想法,希望能见刘承宗一面。
只不过那时候,刘承宗还在从辽东回还的路上。
更何况张天琳这个人本来就傲,他帮了谁,就会瞧不起谁。
他从潼关借给李自成一批粮草,还划出地盘让其屯兵,并且出关锤了张任学一顿,对李自成的帮助很大。
心底里,也愈加瞧不起李自成。
‘你那么牛,怎么需要我帮你呢?我张天琳充其量也就跟大帅的马拜个把子,你什么角色,手底下一千来号残兵败卒,也配见大帅?’
张天琳直接就是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