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旅三十六门重炮开始各有节奏地放响轰鸣,将一颗颗大小不一的炮弹轰向城垛。
刘承宗给任权儿配的二十四门重炮,是其远征辽东硕果仅存的战利品。
绝大多数缴获的沉重火炮,都被留在松漠府城,封锁交通要道……主要是刘狮子只抢了炮,没抢那么多炮弹。
这也是岭东之战,虽然有上百门大炮打放,但都开几炮就哑火的缘故。
缴获的火炮毕竟不如自造,口径混乱、射程不一,甚至粗略一看还很奇怪。
但兵器,其实难分优劣,尤其像火炮这种用料极多的大件,每个看上去影响性能的参数,都有其原因。
就比如尚藩重炮,粗制滥造,是因为其麾下没有手艺精良的铸炮匠,还要解决缺乏船炮的问题。
孔藩占据辽阳城,库存不少明铸红夷,但重量大而口径小,这是因为那批火炮是由两广支援京师城防,威力不必大,但不能在皇上眼皮子底下被打坏,所以疯狂堆料的结果。
如今被配属加强给任权儿的二十四门重炮,既有无敌大将军、也有红夷炮,同样不是那上百门缴获火炮里做工最为精良的火炮。
刘承宗又不缺炮,拉着这么多重炮跑回来,是因为这些炮属于辽东、东江、金国有代表性的制式火炮。
他打算把这二十四门大炮拉回西安,暂时放在工衙,供铸炮匠观摩。
待重开关中书院,就放过去当教具。
不过眼下,该用还得用。
西城墙有百十步宽的榆溪河庇护,河上仅有长桥三座,是易守难攻的地方。
但正因其易守难攻,刘承宗才更要授意任权儿起手攻城,填埋榆溪河,做出强攻城西的架势,调动守军。
三十六门重炮依照射程、威力列出三道炮阵,轰鸣着将炮弹轰向城头。
第二旅副总兵欧阳衮则指派军兵多路齐进,地上以战车掩护、地下以壕沟掘进,运送土石,于城外四百步堆筑土垒。
刘承宗在镇北台上,看见第二旅的部署就不禁发笑。
榆林城留下的守军并不多,仅有万余出头,而据刘狮子了解,这一万多守军里,也以老弱病残居多,同时城西只是佯攻,并不的值得如此慎重对待。
任权儿他搞得阵仗挺大,其实不是在攻城,而是在练兵。
刘承宗对城西部署看得再清楚不过,任权儿是要在河西架设出攻击城垛的火炮阵线、高过城墙的抬枪土垒,在打掉城垛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火力投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