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本来钱士升以为自己这么安排会触怒崇祯,结果恰恰相反。
把崇祯高兴坏了。
拿到奏疏一看,钱阁老这全面安排,崇祯都惊了,刘承宗那培训效果这么好的吗?
你看这钱阁老,去之前一说话正常人都听不懂,从刘承宗那学成归来,见识了真正的歹徒是什么样子,讲话务实了,人也苟且了。
苟且这个词,是崇祯最近跟朝臣学的。
他今年第四次号召捐助,大家都拿这个词骂他。
崇祯就喜欢钱士升现在这个德行,这个味道就对了。
这才是好大臣嘛,你就说事情该怎么办,拿出详细的方略,办不办是朕的事情。
不要总盯着朕的行事风格,挑朕的毛病,到底谁是皇帝?
钱士升的奏疏解决了崇祯的心腹大患。
在正阳门外,歹青的大纛军旗与礼器头颅被一一献上,还有刘承宗要他转交皇帝的金条,钱士升甚至当着迎接朝臣的面,在描述刊石记功时严肃地大声转述,刘承宗那句天下只有一个皇帝的宣告。
不过钱士升耍了个滑头。
刘承宗的原话:此战乃天下人为天下人而战,天下只有一个皇帝,没有崇德的位置。
钱士升说的是:天下只有一个皇帝,此战乃天下人为天下人而战,没有崇德的位置。
就别说城门楼上崇祯那压不住的嘴角了。
率锦衣卫侍立一旁的指挥使田弘遇听见这话都快跳起来了,这乡党歪地很!
多霸道啊。
刘承宗的原话,重点在于皇位没崇德的事,是他跟崇祯的事。
而钱士升调换了顺序,听起来就成了不劳皇帝费心,崇德瞎称帝,天下人就把他干了。
就这一句,崇祯在城门楼上快美上天了,连带着看钱士升那张老脸都带着几分喜意,当场就要在正阳门赐下蟒衣彩币。
这都没提前准备,皇城里的宦官们俩腿捣腾得都快冒烟儿了。
温体仁一看崇祯那表情,就觉得不妙。
他本来以为钱士升出使这一趟,不回来最好,回来也多半完蛋。
甚至就在昨天,他还准备等钱士升完蛋了,就把小老弟薛国观请进内阁呢。
哪儿知道钱士升一封奏疏,就扭转了皇帝对他的全部印象,甚至还颠倒黑白,把刘承宗在塞外一场大胜,搞得好像大明在塞外打了一场大胜一样。
那关咱啥事啊皇上?那是要夺你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