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混乱都是假的,关键是出边。
问题是刘承宗在边外啊。
阿济格进了京师郊外都不敢狠抢,只顾着一边威胁京师,一边差兵马打蓟州边墙的马兰峪。
那是个小关口,但八旗军对那熟悉,己巳之变的时候就从那让被裁撤的蓟州军引着入边,防御力量很差,出边相对容易。
就是山路难行,一天仅能通过三四千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刚走到第三天,兵就出去四千多,倒是运出去不少辎重掠夺的财货,头天跑出去的前锋军就回来了。
前锋军报告,出边几十里外,刘承宗把山烧了,近处是灰烬,远处还在烧,河都蒸干了,沿途一点吃的喝的都没有。
也就靠近边墙才有蘑菇可以拾着吃。
带着俘虏和牲畜,大队人马走不快,兵员俘虏、马和牛都没吃的喝的,从这出边是死路一条。
当然这火不是刘承宗放的。
但八旗军再想,也想不到自己人放火把他们后路堵了啊。
阿济格天都塌了。
好不容易运出边外的人畜财货,又辛辛苦苦走马兰峪的小道运回边内,叫冲过来的明军抢走不少。
其实明军也不知道他在干啥,就是觉得东虏要出边了肯定慌张,趁此时机抢点东西,万万没想到阿济格又回来了,吓得明军赶紧跑,一个个暗骂阿济格小气。
就为那点东西,你至于再进边墙打仗吗?
阿济格其实一点都不在乎被明军抢走的财货,反正他又入边了,可以接着抢。
随后阿济格南下打了武清县,没打下来,转头又探永平府北部的喜峰口,却为明军所阻,不过借着交战的空档,倒是东部冷口的守军被调动,有了缺口。
但这也不是条好路。
冷口出边走不了多远,向东北方向就能沿大凌河走到辽西广宁的义州卫边外,这也是边外最近的路。
己巳之变,黄台吉的部队就是走这条路,沿河谷在边外走到遵化边外的马兰峪和大安口,绕过关宁军进入关内。
可现在祖大寿的锦州军为防备北边两支部队,在边外乱窜,阿济格的兵出边没多远就碰见了他们。
辽东军见了财货像狼见了肉似的,八旗前锋初一交手,就赶紧让后边的部队撤退。
东边走不了,阿济格只能让前锋军往北走。
阿济格想的挺好,必须绕过关宁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