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n
但如果把李鸿基放在更好的时代,没准真能以普通人的身份过完自己一生。
\n
可惜乱世将临,席卷天下的饥荒、战争和瘟疫面前,任何人都会被碾成一滩血肉骨头,涂抹江山。
\n
后面往南就都是更难走的山路了,傍晚经米脂走到绥德,边军们寻思夜里反正有羊肉吃,便又举火再走了段夜路。
\n
和记忆里四百年后的夜晚不同,这个时代没有光污染,每个人都像有夜盲症一样,有的人是真有、有的人即使没有夜里也很难视物。
\n
好在还有火把照亮,让他们经无定河转怀宁河,朝清涧又走了二十多里。
\n
谁知走过绥德,好半天没寻到能落脚的去处,直至二更天,饥肠辘辘的边军们才在终于在官道山脚寻到个破败的树仙庙。
\n
树仙是陕北民间信仰的陪神,跟狐仙庙意思差不多,最早就是给千年老树盖个庙,跪拜祭祀。
\n
人们相信这些神明拥有远超司职之外的能力,通常都是哪个离得近拜哪个,反正都是神仙,铁定有无所不能的神力。
\n
民间信仰嘛,普遍是越穷、越闭塞的地方越信,但这跟穷或闭塞本身没关系,主要是生在这些地方的人更容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n
能够采取解决的手段又更少,实在没办法只能寄托外物求个心理安慰。
\n
灵不灵都不重要,且要乱呢,别管什么诉求,往往都得在一座庙里把事办了。
\n
这可忙坏了大明基层乡镇神灵。
\n
用最小的编制解决最多的问题,在哪个时代乡镇都是难题。
\n
为解决这一难题,陕北较大的庙宇经常会出现三教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