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外不知何人可用。父皇也知道儿臣一直都不跟朝臣往来,自不知他们谁适合辅佐儿臣。”恒王说这些的时候态度不光恭敬,还十分的真诚。
皇帝主动把话题点到了东宫班底的组建上除了他对此事的关心外,更有试探。
若恒王直接说出了几位可用的朝臣,皇帝很难不怀疑他早就跟朝臣们“暗通款曲”了。
皇帝需要东宫,同时又怕东宫跟朝臣们过从甚密,从而威胁到了自己的皇权。
所以太子的詹事堂跟皇帝的朝堂往往各自为政,相互制衡,若朝堂压不住东宫,皇帝还耳聪目明,身体康健的情况下东宫危矣。
同样的若东宫过于弱势的话,太子失宠,没有皇帝撑腰,东宫仍旧危矣。
古往今来东宫都是个安危难料的所在。
皇帝对恒王的表现很欣慰,很满意,他呵呵笑着走下御座把跪在地上奏对的恒王扶起来:“罢了罢了,眹亲自为你择辅佐你的能臣就是了,你这孩子动不动就下跪,知道是说你守规矩,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我父子多生分呢。”
王桂当初为了给大儿子王伦请一个恩荫子孙的机会,他不得不活出老脸入宫求皇帝。
如今王众死了,哪怕他在朝中有个从六品的记禄官,但还没有达到恩荫子孙的级别。
王众是没儿子,但他有侄子一堆啊,本朝恩荫不光可以落在子孙头上,若没有子孙的话本家兄弟,侄子都是可以的。
王桂再次吩咐依附于自己的朝臣们给朝廷上奏疏,无一例外那一封封奏疏都石沉大海了。
王桂知道自己再倚老卖老入宫去求皇帝很可能是自取其辱,权衡再三他索性放弃了。
王桂知道自己身体越发不中用了,他唯有保留一些跟皇帝的想火情,将来自己不行了,他的子孙和党羽才能继续待在朝中。
给王众办后事的同时丞相府仍旧在大肆的查找习作,可惜仍一无所获。
接连遭受打击的秦氏彻底病的起不来床了。
哪怕是躺在病床上了秦氏仍旧没忘了生事:“曹氏跟三郎房里那些姬妾都没能生下一儿半女,是她们没服侍好三郎,她们统统都该死。”
王桂知道老妻的意思,他忙好生安抚:“送三郎两个颜色好的姬妾陪葬到是可以,曹氏毕竟是三郎的妻子,而且曹家往后还有用处呢。”
秦氏心有不甘道:“留下曹氏也可,马上给三郎过继个儿子,让曹氏好生抚养。”
王桂忙应下:“等三郎的后事办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