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永恒不动,便有千秋万载之意,外加‘吾皇圣寿’四个字,可见是对陛下的赞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借‘鹤’、‘松’等物来暗示陛下千秋万载,圣寿无疆之意,妙,妙,妙不可言啊!”
“当此时,我朝陛下之统治将会福泽万代,虽千秋万载,但永不停歇...”
“。。。。。。”
现场的一句句赞叹、肯定以及奉承话响彻不停,而耶律洪基的笑意也越发扩大。
只有韩明隐约感觉这首诗并不是这个意思,但是看在现场氛围这么嗨的份上,还是由得他们耍吧。
侧首看了一眼摩挲下巴的苏子瞻,韩明的底气越发充足,不由得暗暗吐槽:“小爷一个文抄公加一个词坛顶尖文豪,还拿不下你们这帮小卡拉米!”
“侯爷!”就在韩明心里鄙夷对方的时候,苏子瞻轻声叫道。
“嗯,有想法就上,今天没必要客气,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文化底蕴!”
韩明嘴角一勾,带着一丝怪异的笑容。
“外臣苏子瞻,听闻阁下之诗作,有感而发,即兴作诗一首,请各位鉴赏。”
苏子瞻提了提气,迈开脚左右踱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子瞻此诗一出,现场众人都纷纷陷入沉思,开始品鉴起来,而韩明则是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
“咳咳咳...”韩明的样子让不少人留意起来,莫非这首诗有什么深意。
“此诗简单归纳即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每一个景色、每一个人都应该多方面去看待,并不能简单的将其归为一类,毕竟‘横看成岭侧成峰’嘛!”
“有点意思,这首诗想要表达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诗虽然简单,却朗朗上口,蕴含丰富的哲理,可见此人有着许多经验感悟啊!”
“不过那位韩侯为什么一直咳嗽,是否此诗还有我们遗漏的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