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臣举荐礼部尚书李大用!”
听听,李大用,关键时刻有大用。最关键的是李大用是夏有道的自己人。
索南点头:“准奏!”
一个出使南宁的使臣,不过是一个临时的职位,虽然能捞点好处,但是不放在索南王的眼里。
出使南宁的使臣定下来了,群臣闭口不谈出使巴固南关的事情。
那怎么能行?一石二鸟之计,难得。
这就是大汉国派的人少了,如果再有一路兵马到来,夏有道就准备献一个二桃杀三士!
索南王点兵点将,点到谁就是谁。
最后,索南鸿胪寺的大鸿胪卿胜出。
索南王抚其背,曰:“朕知道出使巴固南关有危险,但是国家生死存亡之秋,还望卿勇于任事,不负朕望!”
什么玩意儿?还有危险?
索南王不说还则罢了,这一说,鸿胪寺的大鸿胪想辞职。喜欢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