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
\n
甭看不起老辈人没文化,他们懂的东西,年轻人只能当天书听。
\n
李建昆就这样被安排了。
\n
老家这边的喜酒定在正月十六,全村宴,需要好好筹备几天,不过大哥李建勋拍拍他肩膀,又拍向自己胸口,交给我的意思。
\n
开玩笑,比县长只低半级的李副厂长,即使放眼整个县那都是号人物。
\n
玉英婆娘和贵飞懒汉继续和老人们唠嗑,李建昆带着沈红衣来到门外,得以让大家都如愿以偿见到新娘子,李小妹守在小嫂子身边做翻译,以沈红衣的冰雪聪明,很快便跟村民们聊开。
\n
李建昆见她们被一群女人包围着,也不挤进去凑热闹,散了一圈香烟,跟老少爷儿们闲聊起来。
\n
“村里开了不少厂子吧?”
\n
办厂在许多人眼中是个大事情,但江浙人不这么看,家里楼下腾几间空闲屋子出来,买上几台设备,便是一个家庭手工作坊式的小厂子,这种模式一直到后世都广泛流行。
\n
优点是成本小,赚头其实不算小,远高于打工,很适合起步创业。后世不少这样的手工作坊工厂,生意甚至干到外国,主做外贸。
\n
等订单多起来,生意稳固后,扩大规模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当然,缺点也有,品控不行,产品良莠不齐。
\n
李建昆之前留意不少人家门外堆放有碎料头或碎皮革。
\n
“这不问基金里借钱,搞了个皮鞋作坊嘛。”
\n
“皮鞋我是怕了,现在搞旅游鞋。”
\n
“我家我妈管事,制成衣。”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