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落在易华伟身上,再无半分轻视,只剩下前所未有的凝重和审视。
\n
广场上,寒风卷过松柏,发出呜咽之声。
\n
“阁下高论,惊世骇俗。”
\n
梵清惠终于再次开口,声音如同冰玉相击,清冷而沉稳:“然,我静斋千年传承,秉持正道,于乱世中扶危定倾,择选明主,止息干戈,救万民于水火。此乃苍生之幸,天下正道共鉴。阁下以‘特权’、‘乱源’相称,岂非颠倒黑白,罔顾事实?”
\n
易华伟的目光平静地迎上梵清惠,那温润的语调再次响起,却带着比帝踏峰积雪更冷的穿透力:
\n
“扶危定倾?择选明主?斋主认为,天下兴衰,王朝更迭,根源何在?”
\n
梵清惠目光澄澈,语气坚定:“根源在人心失道,君王失德,门阀割据,致使纲常崩坏,战火连绵。”
\n
“然。”
\n
易华伟微微颔首,随即话锋一转:“静斋解决之道为何?非是教化人心,非是匡扶制度,非是弥合割据,而是…以手中之剑,以和氏璧之‘天命’,选定一人,助其扫除‘障碍’,登临大宝。此等作为,与你们所反对的门阀割据、武力夺权,有何本质区别?不过是换了一个被你们‘加冕’的对象,换了一套‘代天行道’的说辞罢了。你们并未触及乱世的根源,只是在根源之上,迭加了你们自己的意志和力量。你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失道’的一种体现——一种超然于世俗规则之上的‘道’。”
\n
他向前踏出一步,那无形的“沉寂”感随之扩散,仿佛整个广场的重心都向他偏移:
\n
“你们说救万民于水火?请问斋主,静斋弟子,可曾亲手在田垄间扶起一个饥民?可曾在灾荒之年开仓放粮?可曾制定律法约束豪强,安抚流民?你们所做的,只是在乱局中挑选一个你们认为‘最合适’的棋子,然后用武力帮他清除掉其他棋子。当你们的‘明主’坐上龙椅,你们的‘拯救’便宣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