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易华伟的气息重新变得沉寂,仿佛刚才那番宏论从未发生过。只有车厢内那挥之不去的沉重压力,和师妃暄苍白失神的面容,无声地证明着方才那场惊心动魄的思想交锋。他要去慈航静斋,不仅仅是为了和氏璧,为了剑典,更是要去看看,这个试图“代天行道”的圣地,其根基究竟是否如他所剖析的那般脆弱。
\n
……………
\n
长安城。
\n
巨大的轮廓在冬日灰霾中若隐若现,如同蛰伏的巨兽。
\n
易华伟与师妃暄并未入城,车马在城南岔道折向西南,直趋终南山。
\n
一路无话。
\n
师妃暄失魂落魄地坐在车厢一角,脸色苍白,眼睑下带着淡淡的青影。
\n
昨夜在驿站简陋的房间里,易华伟那番冷酷而精准的剖析,如同魔咒般在她脑海中反复回荡。那些直指静斋存在根基的质问,像无数根冰冷的针,刺穿了她自幼被灌输的信念铠甲。她试图默念静斋心法,试图观想佛像的庄严,试图以剑心通明澄澈心神,却都徒劳无功。
\n
易华伟的话语,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逻辑力量和洞穿本质的漠然,在她坚固的道心上凿开了一道深深的裂痕。她一夜未眠,精神萎顿,往日那空灵清圣的气息也黯淡了许多。
\n
易华伟对此视若无睹。依旧在闭目养神,仿佛昨夜那番足以颠覆白道信仰的宏论不过是拂去衣上微尘,气息沉凝如山岳,与师妃暄的紊乱形成鲜明对比。
\n
车行半日,终南山脉苍莽的轮廓映入眼帘。
\n
冬日的山峦覆盖着斑驳的积雪,墨绿的松柏顽强地刺破白色,更显肃穆深沉。马车在山脚一处僻静的岔路口停下,前方已无车马能行之路。
\n
“前辈,帝踏峰到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