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脏上狠狠剜了一刀。萨摩-天草-肥后,三点连成一片,形成了一块稳固而庞大的前进基地。水师舰队获得了鹿儿岛和天草两大优良基地,控制范围更广。陆上,从萨摩经肥后通向九州腹地的道路已被打通。匠作营的规模再次扩大,利用肥后藩相对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森林和铁矿),生产能力倍增。更多的降兵经过筛选,被补充进“协从营”,他们将在未来进攻其他藩国时,扮演更“积极”的角色。西厂的阴影,伴随着郑芝龙的脚步,更深地渗透向九州每一个角落的阴暗之中。
\n
郑芝龙没有在熊本多做停留。留下重兵驻守、整肃、改造后,他带着主力部队,携大胜之威,马不停蹄地挥师东进。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土地肥沃、濒临丰后水道的日向藩(宫崎)。
\n
九州岛的征服之路,在熊本城的余烬中,踏上了新的血腥征程。每一步的推进,都伴随着堡垒的建立、降兵的裹挟和反抗者的鲜血,如同滚雪球般,势不可挡地碾向最终的终点——九州全境。
\n
………………
\n
肥后藩的陷落与加藤清正的战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列岛诸侯间掀起惊涛骇浪。恐惧、愤怒、猜忌与求生本能交织,一场针对大明远征军的联合风暴,开始在九州乃至本州岛的暗影中酝酿。
\n
消息首先在九州内部炸开。
\n
伊东祐兵(日向佐土原藩主)闻讯,面如土色。他的领地紧邻新沦陷的肥后,首当其冲。郑芝龙主力东进的传闻更让他寝食难安。他一面紧急加固都城佐土原城,征发领内所有青壮,一面火速派出心腹家臣,携带重礼和求救信,分别向北方的大友义统(丰后,大分)和东方的岛津忠恒(萨摩新藩主,名义上臣服于明,实则暗中蛰伏)求援。
\n
信中措辞哀切:“明寇凶焰滔天,肥后已覆,唇亡齿寒!恳请诸公念及同气连枝,速发援兵,共御强敌!”
\n
丰后府内城(大分市)内,大友义统捏着伊东的求救信,指节发白。大友家早已衰落,不复当年“九州三国志”时的荣光。他既恐惧明军的兵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