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妙。
\n
芒松芒赞的妃嫔可不是没有背景的平民,都是贵族的嫡系女子。
\n
于是,就有了此次的截杀,栽赃嫁祸。
\n
赤玛洛并不以为意,吐蕃的阶级斗争要惨烈得多,成王败寇而已。
\n
“又让先生猜中了,琛舫朴在掌控逻些,让王孝杰入住布达拉宫以后,开始大赏功臣。他不敢将人留在逻些,而是将众人分封出去,将吐蕃切割成了好几块,直接分裂了。”
\n
赤玛洛说这话的时候,咬牙切齿,一副恨不得将琛舫朴大卸八块,然后嚼碎了……
\n
赤玛洛这些年在长安还是学到一定东西的,知道琛舫朴此举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让整个吐蕃陷入纷争动荡中去。
\n
陈青兕闻言,不以为意,其实不是又让他猜中,而是现在的吐蕃能打的牌走的路太少,左右只有那几个选择。
\n
只要根据那几个选择安排,保管其中一个用得上。
\n
一个国家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不是轻易就能够成型的。
\n
就如他们华夏,经历了夏商春秋近千年的发展,才有了秦朝一统的进步发展。
\n
吐蕃固然摸着华夏过河,确实少走许多弯路,但底蕴这种东西不是轻易就能拥有的。
\n
后世华夏为何能够在短短的数十年间走出清末的愚昧,民国西方文化的冲击?
\n
便是因为华夏拥有最深的文化底蕴,既能引进吸取他人先进的文化,还能保证自己根,不被侵蚀。
\n
吐蕃的飞速崛起不过是拔苗助长而已,根基并不稳固,历史上的吐蕃,即便经历了松赞干布、芒松芒赞、赤德松赞、赤德祖赞、赤松德赞几代人的经营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