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喂出来的,所以队员们每天的射击训练量都够普通机枪弹药手满装上战场的量了。
这还要保证命中环数。要是射击指标不达标,体能和搏击训练就加餐吧,谍报分析组的成员还得熟练掌握日语以及日本人的行为动作,为破译与渗透做好充足准备,这样的队伍战斗力想弱都难。
不过猎鹰小队基本都是以十二人的战斗小组为单位行动,主要还是执行侦查、穿插、破坏、标点等任务,几乎不与敌人展开正面冲突。
这次德林达依会战,猎鹰2队在缅暹边境线上发现了暹罗人的动向后,带着1队在巴瑙河以南活动的董刀立刻下令,让剩下两个分队朝自己汇合。
南部山谷侧翼阵地在日军的进攻下岌岌可危,董刀原本打算收拢队伍后潜伏到日军部队后方搞破坏。
没成想刚向西穿插了二十公里,情报侦查队的战士却有了新发现。
他们手里的无线电反侦查设备,能轻易探测出信号范围内的所有信号源。
距离十公里范围内的某处,有一个大功率无线电信号源,正不停发送接收信号,在那看不见的短波频率中宛如一个发光发亮的灯塔。
很快小队便找到了位于一处山坳的日军营地,经过观察董刀发现,营地周围有两个大队的兵力驻扎,而且进出这座营地的军官最少都是中佐,这很可能就是日军前线进攻部队的总指挥部。
谁能想到搂草打兔子,还真让董刀发现了大鱼。但是面对两个完整的日军大队,自己手里这百八十号人还真没办法。
哪怕猎鹰小队的队员战斗力再强也不可能硬碰硬强攻两千多人的队伍,那样无异于以卵击石。
看来只能呼叫空中支援了,但这处山坳地形复杂,日军营地布置得也比较刁钻,即便轰炸机落下炸弹也不见得能消灭里面的指挥人员。
董刀陷入了两难境地,不过事情很快迎来了转机。
因为前线进攻受挫,而几支主力部队都被缠住,日军指挥官只能将负责拱卫司令部的两个大队调往前线支援,身边只留下了三百多人,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队的兵力。
这天赐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密林中,半蹲在地上的董刀冷静下达了命令,随即抬起胳膊头也不回地做了几个手势。
灌木中突然钻出无数道人影,他们脸上涂着迷彩,吉利服宛如与环境融为一体,甚至连手上的武器都缠满了伪装布。
这群人个个身手矫健,行动几乎没有发出声音,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