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圣旨,是要写在黄色绫绸布上的正式圣旨,不是朱祐樘之前的口谕。
\n
司礼监掌印太监拿到圣旨后,立刻将圣旨交由朱祐樘过目。
\n
朱祐樘看后,批准了这道圣旨。
\n
于是怀恩回司礼监拿出印章,盖上印章后,又马不停蹄地送往内阁。
\n
内阁再给这道圣旨署名,最后再交给都察院。
\n
当宣旨的司礼监太监来到都察院,拿出圣旨时。
\n
都察院的全体官员,立刻跪了一地,恭敬听旨。
\n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陛下登基已满数月,然后宫不丰,国本不富……”
\n
“……”
\n
“……现开启天下选秀,各地巡抚若发现适龄秀女,速遣入宫!”
\n
“钦此!”
\n
洋洋洒洒数百字后,终于念到了重点。
\n
都察院的官员们,齐齐磕头领命。
\n
“臣,谨遵圣旨!”
\n
至于为什么要先来都察院宣旨,这就得提到明朝的地方最高官员,巡抚的制度。
\n
巡抚本是一个临时官职,负责到某一道去巡查。
\n
按照明朝官制,监察官员不受其他官员节制。
\n
所以为了方便巡查,每一个巡抚,都会挂一个都察院御史的官职。
\n
后来巡抚逐渐地方化,巡抚便成了地方的最高官员。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