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既然这些格式在现代社会都大行其道而且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那么按照存在即合理的理论,八股文作为一种格式,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国家选拔人才必须要有标准和格式,没有八股文,也必须有其他的东西来替代。
\n
他的负面作用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做官。而八股文又成了人们做官的唯一途径。于是整个社会精英阶层的所有精力全都放在了八股文上面。由此导致社会其他方面缺乏人才和活力。
\n
“太孙殿下果然聪慧!臣拜服!”
\n
“先生谬赞了。”
\n
孙承宗的这堂课上得时间不长:八股文这种东西,对于朱由栋这些几岁的孩子还是太早了——四书五经都没背下来,如何破题阐述经义呢?这个只能是慢慢启蒙了。
\n
接下来登场的,是负责礼仪教导的温体仁。
\n
说真的,在给朱由栋配备师资和伴读方面,大内和勋贵那是无比重视,精英尽出。
\n
别的不说,就说那个预定做朱由栋大伴的曹化淳吧,人家可是内书堂成绩最好的,再打磨文章几年,拿到外面去科举,一甲不敢保证,二甲应该是手到擒来的。这样的人物,陈矩直接就放了出来。而王承恩也是少年宦官里的佼佼者,其他非伴读的,专门负责伺候朱由栋的宦官,大内也都是捡好的送。可以说,除了魏忠贤这样朱由栋亲自点将的之外,其他的宦官,都是大内顶层看好的人。
\n
至于勋贵这边更不用说了,人都帮太孙杀了,还有什么说的呢?
\n
但是在文臣这边,就明显看出不是很用心了。
\n
吕坤、沈鲤是两个糟老头子,注定是陪伴不了太孙多久的,然后剩下的就是书呆子张以诚,臭嘴熊廷弼,起步太晚孙承宗,不务正业徐光启,以及这个,“清廉孤臣”温体仁。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