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毅神情专注地坐在会议室的首位,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资料和图纸。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成员,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们必须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基地内的每一份能量。” 在他的号召下,一支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精英小组迅速集结。有精通物理学的学者,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还有对能源管理有着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 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物理学家提出了利用最新的能量转化原理,将基地内机械运转产生的动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电能;工程师则根据基地的实际布局,构思如何铺设高效的能量传输线路,减少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小组成员们深入到基地的各个角落进行实地考察。他们记录下每一台设备的运行参数,分析其能量输出的特点和规律。 在实验室里,各种实验器材日夜不停地运转。研究人员不断尝试着不同的材料和技术,试图开发出更高效的能量收集装置。 他们经常围坐在一起,对着复杂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激烈的讨论。有时会因为一个观点的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但这都是为了能找到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小组逐渐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新的能量收集装置的雏形在图纸上渐渐清晰,利用能量的方案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 萧毅时刻关注着小组的研究进展,定期组织会议听取汇报,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在这个专门小组的不懈努力下,基地内能量的收集和利用迎来了新的希望。
他们安装了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虽然在这寒冷的环境中效率不高,但每一点能量的收集都对基地的供暖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基地空旷的地方,工人们顶着寒风,艰难地进行着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工作。太阳能板一块一块地被固定在特制的支架上,它们在苍白的阳光下显得有些孤寂。由于寒冷的气候,阳光并不强烈,太阳能板的转化效率大打折扣,但每一丝微弱的电流产生,都被视为珍贵的能量来源。 风力发电机的巨大叶片在风中缓缓转动,发出低沉的嗡嗡声。寒风呼啸,风向多变且不稳定,使得风力发电机的运转时断时续。然而,哪怕只是短暂的转动所产生的电能,也能为基地的供暖系统增添一份助力。 为了保护这些设备免受恶劣环境的侵蚀,工人们给太阳能板覆盖了特殊的防护涂层,以减少冰雪的堆积和对板面的损伤。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也被加上了保温和防护装置,尽量降低低温对其性能的影响。 负责监控能量收集的工作人员时刻紧盯着仪表盘,记录着每一点能量的产生。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