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东北,海城。
三十年前的海城要比现在还要冷,尤其是冬天,那时候的老百姓没什么旅游的概念,没有什么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更没有冰雕博览会,老百姓只知道鹅毛一般的大雪能够冻死人的性命。
没错,就是冻死。
那个年代还没有普及供暖,也就是没有暖气,一到了冬天,最暖和的做法就是烧热炕,人们也没什么攀比心,不会比你穿了什么名牌衣服,或者谁开了一辆豪华小汽车。
谁家的柴火储备得多,谁家就是当地的大哥。
冬天最冷的时候,总要跟人家借点柴火烧嘛。
三十年前的詹连船还是个小混混,用东北话讲,应该叫街溜子,没有正经的工作,整天游手好闲,还喜欢争勇斗狠,属于盲流,并不招人待见。
詹连船当时哪有什么宏图大志啊,他想的很简单,他想在冬天的时候,有用不尽的木头,把他们家里的柴火库全部装满。
没有正经的工作,詹连船的路子很野,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嗅觉很敏锐。
在詹连船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做了一件很有魄力的事情。
他参加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架。
……
海城的北边是一片林场,那个年代国家的资源管理并不严谨,谁的拳头够硬够大,谁的话语权同样也大。
关于这片林场的归属权,一直都很模棱两可,所以当时两个当地颇有势力的大哥级人物,就这片林场的归属问题,进行了一场大型的火拼。
这场火拼詹连船不仅参加了,而且表现非常出色。
他用搬砖砸晕了对面阵营的三个小头领,自己身上吃了小亏,但是没有受重伤,顺理成章,詹连船所在的阵营赢得了这场火拼的胜利,詹连船也受到了阵营大哥的赏识。
这位大哥就是王鑫,王灵灵和王甜甜的父亲,当年的东三省实业大王。
他以木头生意发家,靠的就是这一片林场。
因为詹连船的表现很优秀,所以王鑫将看管林场的权利给了詹连船和另外几个“街溜子”,在这几个人中,詹连船的脑子是最灵活的,很快就成了当时的林场老大。
至此,詹连船已经非常满足了,他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就是在林场随便捡一捡那些被视为废料碎木头,詹连船家的柴火库就能被填得满满的。
他感觉很满足。
二十多岁的年纪,每次回村里都会有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