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对自己年轻时的懒散,有些后悔!
他觉得,凭梦中世界的那些先进的理念、知识,制造出火药和先进武器,不说自己割据一方,至少可以相助一方势力一统天下。
但马谡又反省了数遍,得出一个结论:
要是真的那样,也许结局还不如现在!
因为那些先进的技术,并不是他自己一个人能完成的!
就拿制造最简单的热兵器火药枪来说,就算自己在家乡苦干,辛辛苦苦十余年,也许到现在,批量制造火药枪的工具,还没有制作出来。
火药要简单一些,也许他根据记忆中的比例能轻松做出来!
但要聚齐材料,尤其是用量最大的硝石,实现火药量产,用于大规模战争,也许自己一辈子都做不到。
这次马谡设下声东击西之计,建议诸葛亮策反孟达,先在上庸搞事。
他也曾经想着在上庸大干一场,开辟北伐的第二战场。
但想着和孙权的盟友关系还未建立,蜀汉占领上庸地区,对孙权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一旦蜀汉占领上庸地区,虽然比不得荆州,但作用完全相同。
不但能成为蜀汉进攻宛城、洛阳的桥头堡,也能对江东形成压迫之势。
所以,蜀汉如果在上庸和魏国开战,想让江东孙权出兵分担压力,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再重演当年荆州之事,已经是孙权和蜀汉结盟最大的诚意了。
主要是马谡对综合实力最弱的蜀汉缺乏信心,现在蜀汉的军事实力,是三国中最弱的。
不但无法同时在上庸、陇西两处和魏国开战,就算是在其中一处开战,只能在短时间占据上风。
如果不能速战速胜,等魏国反应过来,援兵源源不断,蜀国后劲不足,只能退却。
这次北伐的大概方略,诸葛亮也和马谡详细商讨过。
大体是这样安排的:
趁魏国把注意力放在上庸的时候,诸葛亮在汉中虚张声势。
赵云、邓芝领前锋军两万,悄悄潜行到木门道关隘附近,暗中窥视天水郡。
马谡领军逼近阴平、武都两城。
先是对阴平城围而不攻,等待天水的魏国援军到来。
由陈式、王平领军围住阴平城,张休、李盛领军围住武都城。
马谡率领爨习、孟琰先行,分别占领化石关、玉磊关、祁山关,阻击从天水过来的魏国援军。
花石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