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剪报,全是关于他那场风波的报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些还被红笔圈出,旁边写着“舆论转折点““关键证人“之类的标注。
“看来林导做了不少功课。”徐浩语气复杂。
王夏递来一杯茶,直视他的眼睛:“我不相信那些标签。我看过您演的《无名之辈》,那个被冤枉的小人物,眼里有光。“她指了指剧本,“这个角色,非您不可。”
剧本封面上写着《破茧》两个字。徐浩翻开第一页,台词栏里赫然是:“你们都说我有罪,那我就演给你们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罪'。”
窗外突然闪过相机的反光,刘大伟骂了句脏话要去拉窗帘。徐浩却抬手制止,在狗仔的镜头前,郑重地接过了剧本。
“王导,什么时候开机?”
王夏的眼睛亮了起来,她迅速在白板上翻过一页,露出密密麻麻的拍摄计划表:“如果徐老师没问题,我们下周就可以开机。”
这时,工作室的老式座钟突然敲响,徐浩注意到钟摆上刻着一行小字:时间是最好的证人。
“不过...”王夏犹豫了一下,指向剧本某一页,“这场戏需要徐老师在暴雨中完成三分钟的长镜头,您的腰伤...”
徐浩轻笑一声,拿起桌上的钢笔,在那页剧本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几年前我拍戏时,零下二十度在冰河里泡了七个小时。”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右腰,“现在这点雨算什么。”
门外突然传来嘈杂声,刘大伟从猫眼往外看:“是《娱乐周刊》的人,他们怎么找到这里的?”
王夏快步走向角落的档案柜,从底层抽出一份泛黄的报纸。
头条正是几年前徐浩拍摄冰河时的剧照,青年演员在冰河中挣扎的特写占满整个版面。
“我一直留着这个。”她把报纸递给徐浩,“当年我就是看了这篇报道,才决定要做导演。”
徐浩凝视着报纸上自己年轻时的面孔,窗外闪光灯再次亮起,在他侧脸投下交错的明暗。他突然转身面对大门:“让他们拍。”
刘大伟惊愕地松开阻拦的手,徐浩整了整衣领,主动拉开工作室的木门。
刺眼的闪光灯中,他举起那份《破茧》剧本,声音清晰可闻:“感谢王夏导演给我这个机会,下周开机见。”
第二天娱乐版头条,是徐浩站在逆光中的剪影,标题写着:《破茧重生:一个演员的自我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