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周治礼乐以顺天道。
所谓黄钟便是一切度量衡的原点,由黄钟为本,而有五音以顺五行,十二律以分地支。
黄钟为斗,以此盛放粮食,便是最初的容积单位,故而量具之中有钟之一物。
度量衡的根源可追溯至黄钟之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中,“度”起源于黄钟之管,“量”则源于黄钟之龠,而“衡”则以黄钟之重为基础。
中州之度量衡,以天周礼乐,黄钟定音,而其管为度,其容为量,其重为衡。
自一至九,九九八十一而黄钟之数起焉。
故而黄钟为万事之本!
看到那口不大不小的铜钟浮现,宗周姬氏的大人物,乘着一只墨玉麒麟,踏着神霞而来。
十几位穿戴天周冠冕的姬氏子弟踏着神霞,跟随在后。
麒麟乃是神兽,同真龙一般都是太古五皇的后裔,便是昔年先秦诸子遇到了麒麟,亦要下车参拜。
这只墨玉麒麟虽然不是纯血,但身份亦是贵重无比。
能骑着麒麟而来,非宗周姬氏的嫡系不可。
便是在天庭都能位列上宾,相比起来,什么西极教玉家,只配做他们的家仆下人。
故而连拓跋太后都降下了屏风,飞下城楼,双脚着地。
因为宗周姬氏都行于地面,谁敢高他们一头?
钱晨却拉着宁师妹站在城墙之上观看。
他的眼睛只看着那黄钟,对身边的师妹道:“还好是天周自己铸造的那口黄钟。”
“若是黄帝留下的,那枚以昆仑神竹所制,度量天下权衡的黄钟律管,连我都要下去!”
“伏羲琴乃执掌音之大道,论起来还不如黄钟律管的律之大道。”
“其圆满后天度量衡道果,先天律吕大道,在神道人道的地位都不逊于我。”
“要我说元始道祖,就应该选昔年执掌黄钟的姬旦为天帝,其秉承太古人族五帝之黄钟礼乐正统,又传承羲皇之八卦大道,遗泽后启发的百家诸子,乃是圣人一流。”
“可惜他执人道牛耳,若是其为天帝,人道必胜于神道,为元始所不取……”
仅仅是仿制周公手中黄钟律管的灵宝,便隐隐压了禹皇开山斧一头。
毕竟禹皇灵宝太多,开山斧不似河图,承载大禹圣德道果,仅得了一枚未圆满的开辟道果。
自然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