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们面面相觑,似乎对夫子这番开场白有些意外,但很快,好奇心战胜了疑惑,他们纷纷挺直了腰板,目光灼灼地盯着夫子,等待着他的进一步讲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开篇两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夫子乙踱着步子,在讲台上来回走动,他时而吟诵诗句,时而分析诗歌的意境,时而又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妙语连珠,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诗歌讲解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课堂上的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学子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被动地听讲,而是积极地思考、踊跃地发言,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学习氛围浓厚。
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两所书院一跃成为了全国学府的标杆,吸引了无数莘莘学子前来求学。
这一日,我与甄有才微服私访,来到了岳麓书院。看着书院里朝气蓬勃的学子们,我心中充满了欣慰,“看来,我们的改革是正确的。”我转头对甄有才说道,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陛下英明。”甄有才微微一笑,“教育乃百年大计,如今我们迈出了这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目光转向了书院门口,那里,一位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正痴痴地望着书院内,眼中充满了渴望……
甄有才顺着我的目光看去,也看到了那个年轻人,他叹了口气,"是啊,教育兴则国家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没有打扰那个年轻人,而是转身离开了书院。回去的路上,我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年轻人渴望的眼神,还有甄有才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这些年来,我们励精图治,推行新政,教育改革只是其中的一环。我深知,要想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人才是关键。如今,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的成功改革,为其他学府树立了榜样,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各行各业都注入了新鲜血液,国家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甄有才的帮助。从最初提出改革方案,到克服重重阻力,再到如今的硕果累累,他始终陪伴在我身边,出谋划策,尽心尽力。我们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也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喜悦,我们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升温。
“陛下,您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蒸蒸日上,这一切都是您的功劳啊!”甄有才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转头看着他,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我的心里涌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