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兵部尚书、宗正少卿等职,出任吴州总管。晋王杨广镇守扬州时,每年都叫杨异前去拜见,一起探究国事,评论得失,后卒于吴州总管任上。
萧该,隋朝学者,祖籍南兰陵,梁鄱阳王萧恢之孙。通《诗》、《书》、《春秋》、《礼记》大义,尤精《汉书》,开皇初,任国子博士,着有《汉书音义》、《文选音义》,为当时所重。
辛彦之,隋学官,陇西狄道人。九岁而孤,博涉经史,与天水牛弘同志好学。后人关,迁居京长安,北周太祖见其才而器重,引为中外府礼曹,时国家草创,朝臣多为武夫,各种仪注均由彦之修定。北周闵帝即位,由彦之与少宗伯卢辩专掌朝中的仪制。后历任典把、太祝、乐部、御史等四曹大夫,封爵五原郡公、拜少宗伯。杨坚称帝,任太常少卿、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与秘书监牛弘撰《新礼》。杨坚命吴兴硕儒沈重与彦之论议,重不能以学识对抗,于是避席曰:“辛君所学谓金城汤池,无可攻之势。后拜随州刺史,砥身力行、举止效仿古人所为,多有惠政。隋统一后,辛彦之在制朝廷礼典和修定仪注上颇有贡献。
韦洸,隋朝将领,字世穆,京兆杜陵人。性刚毅,善弓马,在作战时中流矢卒。
韦寿,字世龄,京兆杜陵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太傅郧国公韦孝宽第四子。出自京兆韦氏,起家太子千牛备身,历任雍州主簿、少御伯下大夫、京兆尹,封为永安县开国侯。随父平定尉迟迥叛乱,授仪同三司,封滑国公。隋朝建立,历任恒毛二州刺史,颇有政绩,卒于家中,时年四十二岁,追赠雍州刺史,谥号为定。
元孝矩,字孝矩,河南洛阳人,西魏到隋朝时期大臣,北魏景穆皇帝拓跋晃玄孙,西魏尚书仆射元子均之子。初仕西魏,袭爵始平县公,拜南丰州刺史。北周时期,迁益州司马、司宪大夫。嫁女于丞相杨坚之子、房陵王杨勇,拜小冢宰,进位柱国,封洵阳郡公。隋朝建立后,先后治理洛阳、寿州和泾州,镇守边疆,卒于泾州,时年五十九,谥号为简。
明克让,本名明逊,字弘道,平原郡鬲县人,隋朝时期大臣,梁朝侍中明山宾之子。博览书史,尤精“三礼”。门荫入仕梁朝,官至中书侍郎。进入北周,担任麟趾殿学士,负责勘定新的历法,出任南陈郡守。隋朝建立后,授礼部侍郎,联合太常牛弘修定礼乐,裁定典章制度。担任太子中舍人,得到废太子杨勇尊崇,册封平原侯,以疾辞官。后卒于家中,时年七十岁,赠太常卿,着有《孝经义疏》《古今帝代记》《明克让文集》,至今已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