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发生的民乱,但却又不忍大量屠杀当地百姓。”
“可是伯温你也应该清楚,若不以屠刀严惩,震慑当地百姓,他们必然还会遵照地主、奴隶头子的命令,对抗朝廷。”
“当地百姓早已被土司、地主驯化,我朝若是对他们施恩宽纵,他们反倒觉得咱大明朝廷好欺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的再直白一些,大明与当地的地主谁的威慑更深,谁更能让当地百姓恐惧,当地百姓就会更愿意听谁的话。
并非李善长轻视当地百姓,也不是说偏远地方的百姓没有骨气,只是温顺待宰的羔羊。
只是云南土司、吐蕃教廷对当地百姓荼毒太深,那些百姓只会因为恐惧听命。
而听到李善长说完,刘伯温微微颔首,语气缓缓说道。
“善长兄不是想的很清楚吗?”
“方才说的不正是推行改土归流的良策?”
“嗯?”
见李善长愣愣注视着自己,刘伯温也不拖延,直接说道:“正如善长兄所言,既然云南、吐蕃当地百姓受奴役已久,那贸然给他们做主的权利,恐怕也会生变。”
“既然如此,那不如便使我朝替代当地土司、教廷,约束其民。”
“只要我朝循循善诱,慢慢给他们自己做主的权利,不出两代人,当地百姓便也与我中原百姓无异。”
“而且一经教化,当地的百姓更是会对朝廷感恩戴德。”
“这....”
闻言至此,李善长抿了口茶水不禁沉思了起来。
用朝廷代替奴役主,奴役当地的百姓?
此法虽说极有可能奏效,可堂堂大明朝廷将偏远地区的百姓视作奴仆,奴役驱使。
这着实有损天朝颜面。
更不需说老朱家一直将百姓视作首位,朱标更是提出与天下人共天下的千古绝唱。
李善长还真不敢担保朱标会同意此法。
“善长兄不必担忧,陛下必会欣然应允。”
看出李善长心中顾虑,刘伯温继续说道:“陛下也知在偏远地方推行新政,此事艰难。”
“而且陛下也绝非迂腐之人,若无更好良策,此法便是顺利推行改土归流的最好办法。”
“还有!”
刘伯温眼眸微眯,此刻双眸锐利,眉间闪过一抹不属于文臣的杀气,平静说道。
“改土归流势必要将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