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提及如何安置云南、吐蕃等地时,朱标之所以没有立即表态,担心的便是眼下这种情况。
自己刚一开口,群臣竟无一人反对。
甚至自己都没说打算如何效仿安置草原来安置云南、吐蕃等地,眼前的文武百官一个个就好像木偶一般,只顾得跪地称颂。
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
如今大明朝廷变得皇帝的一言堂,朱标属实忍不住开始担忧起来。
对于朝臣盲信自己的场面,朱标倒也能理解几分。
先前自己借助对明史的了解,的确想的比这些人要长远一些。
这样一来,就搞得自己好似能未卜先知,洞悉万事万物一般。
几次下来,朝臣开始盲信自己这个皇帝,自然也就情有可原。
可朱标担心的是,如今大明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历史也出现了偏差。
自己绝不可能借了解历史,见解先众人一步。
而且朱标没有自大到以为自己聪明睿智,远超众人。
虽说历史上,改土归流的确比羁縻政策要更好一些,可再好的政策也要考虑当下的国情。
盲目推行,恐怕也会适得其反。
“陛下圣明,臣等感佩!”
当听到众人再次朗声称颂,朱标眉头一紧,强压心头怒火看向和那些文臣一同跪拜的蓝玉。
这些文人娇气,若自己大加斥责保不齐一个想不开便要自缢。
而蓝玉与自己关系亲近,自然也可以借训斥蓝玉,敲打殿上百官。
“梁国公!”
听到朱标沉沉出声,正拱手称颂的蓝玉有些茫然的抬起脑袋。
“朕所言如何便圣明了?”
“朕言效仿安置草原,安置云南、吐蕃等地,你可知如何效仿?”
“该以何具体举措,安置云南等地?”
“这.....”
“臣......”
纵然朱标训斥极严,可此时的蓝玉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朱标定下何种国策对待安南等偏远地区,干他蓝玉一个武将什么事!
他的分内之事便是率兵拿下吐蕃、安南等地,好让朱标推行待远国策。
说白了,蓝玉也知道朱标这是指桑骂槐,斥责殿内那伙子文臣只知逢迎圣意。
“梁国公!”
“臣不知。”
听到朱标再次出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