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强征百姓从军入伍,使得百姓骨肉亲离?”
“没.....”
“说朕穷兵黩武,可多次战事下来,我朝粮价是否失调?百姓是否因粮价激增,难以过活?”
“我大明境内的百姓,日子究竟是越来越好。还是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次没有等李俨回答,朱标语气一沉,温声斥道。
“谏朕穷兵黩武,我朝可因大兴武事有半分差池?”
言至于此,朱标倒是没有继续往下说。
而一旁的老朱却是能听出朱标这最后一句暗藏些许委屈。
整个大明朝,无论官员、富户,耕农、百姓,任谁都没有因大明数兴战事而受到半分波及。
因百万大军征讨倭国,国内武备空虚。
朱标却要给想要打秋风的诸国来使摆空城计。
而且似朱标这般不愿吃亏,极重国家颜面的少年,面对吐蕃斩杀大明使官,却也因当时朝中武备不足而不得以咽下那口窝囊气。
一定要说的话,因数兴战事,唯一有损失的乃是朱标自己才对。
“李卿!”
就在老朱眸光动容,默默注视朱标之时。
却见朱标语调和缓,冲李俨缓缓说道:“我朝三年之内,数次兴战不假。”
“可你身为户部尚书,谏朕穷兵黩武,算不算是胡言乱谏!”
“微臣知错!”
想明白过来的李俨立时叩首。
而朱标却是一言不发,更是没有提及如何惩治李俨,径直便朝殿外走去。
当看到老朱也欲起身,一并离开之时。
李俨忙冲老朱叩首道:“太上皇,陛下所言极是。”
“我朝虽兴战事,可百姓日子富足,军中将士无不渴望建功立业,我朝上下万众一心。”
“此时臣妄言穷兵黩武,罪莫深矣。”
“求太上皇严惩微臣。”
“陛下不惩,咱自然也不会惩除。”老朱冷眸俯视李俨,淡淡说道:“你骨子里的那点书生气,也是时候该去一去了。”
“究竟是受谁唆使,让你今日胡言谏君,咱自会严惩。”
“无人教唆于臣,还望太上皇明鉴......”
没有理会李俨这番话,老朱大踏步便朝宫外走去。
当武英殿内只剩李俨和蓝玉之时,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