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斯莱斯幻影平稳滑出,如同无声的暗影汇入车流。
透过后视镜,寒露飞快地瞥了一眼后排闭目养神的少主,小心脏扑通扑通跳得飞快。
少主今天主动上了我的车!
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进步!
他下次……会不会……
主动上我的床呢?
这个大胆的念头如同投入油锅的火星,瞬间在寒露这个任·天才横溢·少主脑残粉的心里炸开了花——
美得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握着方向盘的手指都忍不住轻轻敲打起节奏来。
……
劳斯莱斯幻影无声地穿行在魔都的脉络中,最终拐入了那条沉淀了百年风华与无数传奇的愚园路。
甫一进入这条林荫大道,时光的流速仿佛都变得粘稠而不同。
路两旁是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粗壮的枝干虬结,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阳光被浓密的枝叶筛过,在地面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
这里没有摩天大楼的压迫感,有的是一栋栋风格各异、却同样浸透了历史尘埃的老洋房。
西班牙式的拱券与马蹄窗流淌着南欧的浪漫;英式的红砖与陡峭屋顶透着不列颠的严谨;间或点缀着几座线条简洁的现代艺术空间,如同老唱片上跳动的崭新音符。
愚园路,这条不过三公里长的马路,是魔都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
它的名字,自1918年诞生起,便从未更改。
脚下每一块历经风雨的方石,墙垣上每一道斑驳的刻痕,都仿佛在低语着“百年愚园路,半部近代史”的厚重。
钱学森曾在此沉思科学的奥秘;梅兰芳的婉转唱腔似乎还萦绕在某个院落。
蔡元培、陈独秀、茅盾、林语堂……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的身影曾在此处匆匆或驻足。
胡蝶的明艳、周璇的歌声、张爱玲笔下那苍凉又华丽的上海底色,无不与这条马路息息相关。
孙中山先生曾在此悠然散步,思考家国天下。
这里是海派文化的源头活水,是凝固的时光与流动的现代性奇妙交融的所在。
近年来的城市更新,如同精妙的化妆术,让这条老马路焕发出新的生机。
那些承载着历史的老建筑被精心呵护,外墙洗去尘埃,露出原本的风骨。
窗棂下,老式的雕花铁艺栏杆旁,摆放着设计前卫的潮玩雕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