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行人于次日清晨出发,向并州而去。
旅途中,司马徽对赵云飞极为亲热,不断与他谈论政局、民生、兵法、甚至时有提及“历史兴替”。
“你说,”他有一次在夜宿营地时对赵云飞道,“若可于乱世之中建立一个真正清明的政权,使百姓安居乐业、使文官治国、武将守边,是否就算逆了天命,也值得?”
赵云飞抿了一口酒,平静回应:“但历史不是一盘棋,你不是坐在棋盘外的棋手,而是坐在棋盘上的棋子。”
司马徽望着营火微笑:“我从来就不是个棋子。”
赵云飞转头,正与他四目相对,霎时间,仿佛有火花在无形中炸裂。赵云飞知道,司马徽已经完全识破了他的身份。
这趟并州之行,注定要走到刀锋之上。
半月后,众人抵达太原。李世民亲自出城迎接,众将列阵,场面盛大。
李世民在私宴中问赵云飞:“司马徽可有异动?”
“他一路上不停摸清军情,又暗中联络本地文官,有些动作。”赵云飞低声道,“不过我没立刻揭穿,怕打草惊蛇。”
李世民点头:“做得对。你继续与他周旋,若他敢动兵,我便亲率玄甲兵将他一举擒下。”
“我怀疑他已在太原布了暗线。”赵云飞沉声,“如果是李安仁出谋,那局布得只会更深。”
李世民沉默良久,道:“放心,太原虽乱,但只要我未死一日,谁都翻不了天。”
三日后,赵云飞与司马徽赴并州郡守议事。
会议之上,司马徽公开提出“分设兵政之权”,表面冠冕堂皇,实则是要抽调军权,置于地方文官之下。太原将军们面面相觑,议堂气氛一时凝重如冰。
赵云飞拍案而起:“司马卿,你这是夺军权于兵,将刀剑交予纸上谈兵之人?”
司马徽轻声:“你既知我是纸上谈兵,何以如此惧我?”
赵云飞冷笑:“我不是怕你,而是怕你身后那个,借你手搅乱这大唐江山的人。”
话音刚落,堂外忽传急报——“北门火起,三处粮仓同时遭袭!”
赵云飞猛地转身,脸色瞬间冷凝。
司马徽却依旧从容:“赵将军,还请随我前往镇压。”
“你可真会挑时间。”赵云飞缓缓抽出佩剑,盯着他,“这不是你点的火?”
“我只是给你个机会。”司马徽抿嘴一笑,“一个证明你忠于谁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