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大地上,眼前是一片干裂的景象。我站在干涸的河道边,眉头紧蹙,满心忧虑地摇了摇头,抬起手,指向那些开裂的河渠和满是缺口的堤坝,声音中透着担忧:“王爷,您仔细瞧瞧这些地方。当下正值干旱时节,它们表面看似平静无虞,可一旦汛期来汹涌奔腾而来,下游却因排水不畅无法及时泄洪,到那时,水灾必定会无情地肆虐这片土地。而且更为可怕的是,水灾后极易爆发瘟疫,百姓们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那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啊。”
连云卿静静地站在我身旁,听完我的话,原本从容的脸色瞬间变得异常凝重,他的眼神中满是忧虑与沉思。须臾,他下意识地紧紧握住我的手,双手温暖而有力,却也微微颤抖着,似是心中的不安难以抑制。“婉儿,你目光长远,思虑周全,着实令我钦佩。我们必须即刻行动起来,争分夺秒地修缮这些河渠和堤坝,唯有如此,方能将灾祸扼杀在摇篮之中,防患于未然。”
说做就做,我们丝毫不敢耽搁。我与连云卿迅速分工,他即刻挑选了几匹矫健的快马,派了最得力、骑术精湛的信使,带着详细的文书,快马加鞭地奔赴京城,向皇上呈明我们决定留在南方地区的缘由,同时将准备修复堤坝的计划,一一禀告给皇上。
而我则在当地四处奔走,凭借着各种关系和渠道,迅速召集了一众水利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工匠。这些专家们,有的白发苍苍,一生都奉献给了水利事业,满肚子都是治水的学问;工匠们则各个身强体壮,手中的工具磨得发亮,那是他们多年劳作的见证。
众人围坐在一处宽敞的工棚内,气氛热烈而又紧张,一场关乎民生的讨论就此展开。一位年长的水利专家率先站起身来,他的声音虽然沙哑,却充满了力量,他激动地比划着,提出:“必须加固堤坝,采用更为坚固耐用的材料,运用先进的工艺,以此来大幅增加其抗洪能力,方能抵御洪水的冲击。”
话音刚落,一位年轻些的工匠紧接着站起身,手中拿着自制的简易图纸,指着上面弯弯绕绕的线条,急切地建议道:“河渠的疏通工作刻不容缓,得赶紧清理掉里面多年积累的淤泥和杂物,再拓宽河道,只有这样,水流才能顺畅地通过,不至于堵塞引发洪灾。”
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缓缓开口,他的语气带着几分忧虑,提醒道:“河坝的情况也不容小觑,一定要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修复,哪怕是极其细微的渗漏问题,都绝不能放过,否则后患无穷。”
经过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