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570章 邻家首相初长成
\n
所谓现实主义,我指的是这样一种艺术,它不仅忠实于描绘现实的细节,而且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细节的真实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作家应当通过这种真实的细节,展现出那个社会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使读者不仅能从故事情节中看见个体的生活,还能透过这些个体看到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矛盾。在这一方面,《英国佬》的作者们向来做的很好。
\n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n
旅馆的小房间内回荡着敲敲打打的响动。
\n
或许是为了纪念失败但却意义重大的萨伏依远征,过去一周中陷入自我怀疑与愧疚的加里波第等人将《国际歌》当做了他们发泄的一种渠道。
\n
在不足二十平米的小房间内,巴黎歌剧院首席男高音阿道夫·努利担任临时指挥,加里波第等青年意大利党员充当合唱,就连五音不全的海涅与大仲马也自发地为他们打起了拍子。
\n
至于俾斯麦,这小伙子原本不情不愿的,但是在奖学金的诱惑下,他还是只能和着加里波第磁性而富有感染力的嗓音滥竽充数。
\n
俾斯麦高唱《国际歌》,这样的场景究竟有多荒谬?
\n
恐怕这荒谬程度也就仅次于拉着小提琴给《国际歌》伴奏的家伙还是亚瑟·黑斯廷斯了。
\n
加里波第等人的演唱慷慨激昂,浑身都像是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n
很快,俾斯麦就忍受不了这宛如下地狱般的折磨,举手要求到外面去抽袋烟缓缓了。
\n
小伙子美好的传统普鲁士价值观不容许他在这地方多待哪怕一秒,即便有着奖学金的诱惑也不成。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