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相较于证券交易所主流的铁路、航运和公共服务类公司,帝国出版的盈利结构透明、债务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账面上甚至没有一笔用于“地权租赁”或“远洋保险”之类的重资产项,唯一能引起投资人讨论的,就只有它在电磁电报领域投资的那套尚未完全被世人理解的商业模型了。
\n
但是,投资人仅存的这点疑虑也在金十字车站皇家窃案发生后大大缓解,因为他们在风险之外也看到了比风险更诱人的机遇。
\n
因此,就是这样一家靠“写东西”和“发东西”挣钱的公司,居然可以在公布估值当天,收到的认购申请就已超过计划发行量的1.4倍。
\n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n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n
<div id=“ad-second-slot-pc“>
\n
根据罗斯柴尔德银行为帝国出版量身制定的上市计划,他们的首次公开发行将释放三万股面值5镑的普通股,认购价格为每股6镑10先令,总计募资约19.5万英镑,剩余股份则将以优先认购的方式定向配售给罗斯柴尔德银行和巴林银行等战略合作机构。
\n
而在帝国出版上市首日,其股价便飙升至每股9镑,总市值逼近81万英镑。
\n
虽然这市值依然比不上那些身为投资主流的重资产公司,大约只相当于一座中型煤炭公司五年总盈利的五倍,但是这依然不妨碍帝国出版的创始人们赚的盆满钵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