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吉特·辛。在过去的数百年当中,阿富汗人都可以通过开伯尔山口涌入印度,洗劫德里,然后再带着大批金银财宝满载而归。
\n
可是自从印度王公开始聘请欧洲军官团来训练改造他们的军队以后,阿富汗人就再也没过上从前的好日子了。
\n
而伯恩斯拒绝穆罕默德倒也不是他不愿意接受这个飞黄腾达的机会,而是不列颠与兰吉特·辛签有长期合作协议,如果他敢接这种私活,那这辈子基本不用指望再回英国了。
\n
伯恩斯中尉今年才26岁,而且刚刚才完成了探险任务,眼前摆着明晃晃的光明前途,他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在印度作威作福的机会便抛弃了在不列颠扬名立万的机会呢?
\n
而且,比起挑起阿富汗人与旁遮普人的战争,进而导致俄国人趁虚而入,显然是让他们和平相处更符合英国的利益。
\n
让阿富汗人与邻居和平相处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要重新整合分裂的阿富汗,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权,以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俄国入侵风险。
\n
至于究竟让谁来当这个阿富汗话事人,伯恩斯中尉当然力挺喀布尔的多斯特·穆罕默德。
\n
但不幸的是,穆罕默德并不是唯一候选人,控制了赫拉特的卡姆兰也是重点观察对象。
\n
这是由于早在伯恩斯中尉之前,东印度公司的康诺特中尉就曾经造访过阿富汗地区,而赫拉特则是他认为的军事要地。
\n
说起康诺特中尉的这段经历,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段传奇游记。
\n
1831年的时候,康诺特中尉刚刚在莫斯科结束假期,计划返回印度工作。
\n
由于他的身份,在康诺特穿越危险的高加索地区时,俄国政府还热情的专门派了哥萨克骑兵保护他。
\n
而在抵达波斯后,突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