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
\n
只不过,小威廉·皮特虽然将爱尔兰成功合并进了大不列颠王国的版图,但是他设想的天主教解放却由于阻力太大,未能在任内成功推行。
\n
那个最终推动《天主教解放法案》的家伙,正是因为此事惹得一身骚的威灵顿公爵。
\n
虽然威灵顿公爵本人心里未必有多认同这个法案,他更多的是从一位统帅的角度出发,基于现实主义的角度,认为天主教解放问题已经深刻威胁到了不列颠的安定繁荣,所以才冒天下之大不韪,顶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强行按着议会和国王的脑袋推动了这份决议。
\n
而格雷伯爵呢,他从年轻时便一直是位自由主义者,早在1807年担任海军大臣期间,他便企图引入法案,容许天主教徒在皇家海军出任最高级别职务,并推动废止奴隶贸易。
\n
由于他的这些行动遭到了时任国王乔治三世的大力反对,格雷伯爵在当时内阁垮台后,他在此后的23年间一度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中,并多次谢绝了重返内阁的机会。
\n
而在威灵顿公爵由于《天主教解放法案》导致托利党内部分裂,其内阁也迅速垮台后,蛰伏了23年的格雷伯爵却戏剧性的获得了空前强大的支持,人们好像都忘了这位辉格党的元老也是一位力主天主教解放的人物。
\n
但事实上,格雷伯爵并没有忘记他的初心和愿景。只不过他非常聪明的将爱尔兰和天主教问题这块最难啃的骨头放在了时间表的最末端,先是议会改革,然后是工厂法和完全废除奴隶制等等,在做完了这一切之后,他终于开始向爱尔兰动刀了。
\n
《爱尔兰捐税法案》的提出无异于在英国政坛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
\n
这份法案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n
首先,英国政府将减少对爱尔兰国教会的财政拨款,并将爱尔兰的国教主教数量从24个削减为12个。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