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住处已经被烧毁了吧?”
\n
“那倒不至于,但是您在俄国开展的出版生意,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舒宾斯基无奈耸肩道:“鉴于目前严峻的形势,在陛下的授意下,参政院和国务会议正在讨论一个新议题——今后所有书籍都要用俄语装订,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外语原版书也必须通过审查后方可重新出版,其中包括巴黎的菜谱、伦敦的时尚杂志和柏林的圣徒言行录。”
\n
亚瑟闻言打趣道:“万幸不是伦敦的菜谱、柏林的时尚杂志和巴黎的圣徒言行录,要不然你们这一趟可算是白忙活了,就跟审讯那群啥也不知道的年轻人似的。”
\n
舒宾斯基听到亚瑟聊起了他的工作,指望着靠这桩生意升官发财的宪兵上校当即反驳道:“您怎么能这么说呢,那些年轻人的思想都是极度危险的。”
\n
亚瑟没有刻意的去揭舒宾斯基的短,但他分明记得这家伙明明上个月还在抱怨宪兵司令沃尔科夫为了冲业绩在莫斯科到处乱抓人,甚至还主动给亚瑟留下了法院副院长的名片。
\n
但是现在,当沙皇将办事不力的沃尔科夫踢出审讯委员会,转而命令舒宾斯基接替沃尔科夫出任委员后,这家伙便立马占领了忠君主义的高地了。
\n
该怎么说呢,这做派就和议会改革前后自诩‘客观公正’的《泰晤士报》似得。
\n
当然,亚瑟不是不能理解这样的做法,任何深谙政府运作方式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素来沉默寡言的政府官员忽然一反常态的大谈道义这样的面子问题,那绝不可能是因为他突然良心发现,而是由于他发觉无论如何自己都捞不着里子,所以为了不两手空空,起码得先往脸上贴贴金。
\n
而舒宾斯基的表现,则很好的说明了这样的情况。
\n
不过舒宾斯基上校的脸皮显然还没有厚到可以完全无视道德风险,他竭力向亚瑟证明——他先前之所以同情那帮年轻人,并不是由于他与沃尔科夫不对付,而是因为在进入审讯委员会之前,他压根不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