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总督戈利岑公爵在这方面同样身先士卒,他被副官们簇拥着,骑了马亲自在城关巡视。
\n
平静的莫斯科一下子变得如临大敌,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n
而沙皇的威仪不仅令莫斯科笼罩在阴云之下,就连亚瑟这样的外国官员同样感受到了从普遍不安情绪中蔓延出的工作压力。
\n
因为他刚刚得知前段时间被捕的那批自由主义分子已经按照沙皇的指示,从莫斯科警方的手中被全权移交给了第三局负责。
\n
沙皇从彼得堡带来的,不仅有他本人那虚无缥缈的帝王气度,还有第三局局长本肯多夫,彼得堡方面最得力的特务头子之一、与莫斯科总督及莫斯科大学学监同宗的亚历山大·费奥多罗维奇·戈利岑,以及第三局悉心栽培的几位审讯高手。
\n
作为曾经的特务机关领袖,亚瑟绝不会低估俄国同行们的能力。
\n
而混迹政府部门多年的经验也告诉他,一旦这群人是奉了上峰的旨意,带着明确目的前来查案,究竟会查出个什么样的结果。
\n
这样的案例,不仅仅出现在他在法国阅读过的富歇备忘录上,不仅仅只是从前巴黎保安部负责人维多克口中听说,亚瑟还亲身经历过议员伯尼·哈里森案以及利物浦爆炸案。
\n
先下结论再往前慢慢找证据,这样的查案方法非常简单,用不着耗费什么精力,最大的问题只不过是让犯人认下那些未必是他犯下的罪行。而这个最大的问题,对于第三局的审讯高手来说,应该也称不上是什么问题。
\n
在这种时刻,亚瑟只能暂且寄希望于赫尔岑真的把他那天说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了。
\n
至于另一个为数不多的好消息,可能就是沙皇钦定的第二届莫斯科审讯委员会里并不是一位莫斯科的本地官员都没有。
\n
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