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他也得给公司几分薄面。
\n
为什么君士坦丁堡的历任驻奥斯曼帝国公使总会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替黎凡特公司说话,为了黎凡特公司的利益向议会和奥斯曼政府据理力争,哪怕无理也要辩上三分?
\n
这还不是因为历任驻奥斯曼公使的工资和生活支出并不是外交部出的,而是黎凡特公司掏的!
\n
而且这待遇不仅涵盖了公使,甚至包括了公使下属的两位领事。
\n
想当年,咱莫斯科公司也同样有过这么阔气的时候。
\n
如果往前倒个150年,身为莫斯科公司莫斯科总部的代理人,马丁·休宁绝不可能任由亚瑟这么拿捏自己。
\n
只可惜,那都是老黄历了。
\n
做生意就应该实际点,现如今,莫斯科公司除了牌子响亮、历史悠久、关系网广泛以外,和其他在俄国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其实没什么区别。
\n
曾经,他们还嘲笑黎凡特公司就是一帮倒卖无核葡萄干的杂货商,可现如今,他们这帮破落户连卖葡萄干的都赶不上了。
\n
因为黎凡特公司的皇家特许状直到1825年才丢掉,人家可是足足比莫斯科公司多挺了127年呢。
\n
休宁一想到这儿,心里免不了叹气。
\n
亚瑟·黑斯廷斯爵士开了口,而且还是以国王和外交部的名义来压莫斯科公司,如果他贸然拒绝了,想都不用想,后果多半会非常严重。
\n
爵士用‘帮忙’这个词儿还是委婉了,他就算是直接‘命令’又能如何呢?
\n
爵士愿意帮莫斯科公司搞定许可证算是他为人厚道,因为他完全可以用另一个理由来要挟莫斯科公司。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