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彼得大帝以随团军士的身份随同使团出访。
\n
1698年初,彼得大帝抵达伦敦,并在不列颠停留了长达4个月之久。
\n
在此期间,他不仅走访了英国各地,还参观了军工厂、手工工场、学校、博物馆、海军基地,并在威斯敏斯特宫旁听了议会辩论,深入研究英国的政治制度。
\n
在离开伦敦后,彼得大帝还特意访问了朴茨茅斯等重要港口,并对将英国造船业引入俄国显示了浓厚的兴趣。
\n
而当他结束此行后,长期寡居内陆的莫斯科大公国突然萌发了对海洋和港口的兴趣。
\n
两年后,为了获得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彼得大帝对瑞典宣战,从而拉开了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序幕。
\n
而在此后的100年里,莫斯科大公国也摇身一变,化身成为一个真正的濒海帝国——俄罗斯帝国。
\n
至于过去这一百多年中不列颠与俄国的外交关系嘛……说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如胶似漆可能言过其实,但是两国在大部分时候都经常穿同一条裤子,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n
在整个十八世纪,英国对俄国采取的都是拉拢政策,并通过支持俄国来反对欧洲的某些大国。
\n
为了拉拢俄国,不列颠甚至对盟友瑞典被俄国人暴打的事实装聋作哑,就仿佛看不见那份《英瑞共同防御条约》似的。
\n
而长达百年的蜜月期自然也在英国和俄国分别催生出了一批亲俄派和亲英派,以及一大批靠着英俄贸易吃饭的群体。
\n
俄国80%的铁、58%的大麻、60%的亚麻都销往英国。
\n
而英国造船工业需要的铁、木材、大麻、帆布,也高度依赖俄国出口的原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