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大年三十了,腊月二十九这天,周玉和母亲正围着火炉吃饭,说是吃饭,也就一个辣椒炒洋芋,一个水煮青菜,米饭都是一半玉米面,一半大米,不是不喜欢吃纯白米,而是每年粮食根本不够吃,算上现在两个小的,家里4个人的田地,一年除了上交公粮一部分,小丹在母亲家,每年大约给母亲家100公斤大米,剩下的家里三个大人,一个10岁的孩子都是够吃的。
奇怪的是,每年到年中,家里就开始没粮了。半年的时间都是给邻居借粮吃。等下一年的粮上来了又还人家,多半借到的还是些虫米。
周母给周玉煮了一碗红糖鸡蛋,这就算是好东西了,吃肉那就别提了,这个年代大家都穷,逢年过节还能买上二斤肉吃一顿打打牙祭,平时炒菜油能少放就少放,能不放最好。
正吃着,就听到门外马蹄声,周母起身凑到窗前,掀开挡在避风的麻布口袋往外看来一眼,说:“杨华回来了”。说着放下碗,开了一半的门出去,又迅速关上,防止寒风进来。
外面是窸窸窣窣的下货声,周玉百感交集,自己现在是30多岁,杨华也是这个年纪,时隔三十年再见到年轻的杨华,竟然有些不知所措。正恍惚中,门开了,灌进了一阵冷风,率先进来的是周母,紧跟着杨华进来了,年轻时候的杨华长的子弟,微长的头发半卷,鼻梁高挺,眼睛明亮有神,脸庞饱满细腻,一身灰色的四袋服干净笔挺,哪里看得出来是走村串寨换酒的走夫贩卒。他手里提着约莫两斤重的猪肉。进门将猪肉放在一旁的搪瓷盆里,围到火炉旁烤火。
周母忙不迭的拿碗筷,还没正式搬家,家里的大部分生活用品还在老房子里,周母将塑料线扎着的一摞碗拆来,拿出一个往旁边的盆里涮了涮,从旁边的木蒸桶里舀了一碗饭递给杨华。
杨华搓了搓暖和回来的手,接过碗,走到旁边的小圆桌前,拿起筷子夹来一块土豆,问周玉:“小娃乖吗?”周玉看着年轻的杨华,恍恍惚惚,还没适应已经回来的现实,只是淡淡“嗯”了一声。吃完碗里的鸡蛋放下碗。
杨华吃了两口饭,说:“这次的酒除了换的200斤玉米,还收了四十多元的现金,我买了点肉,正好明天过年,你也可以吃点补补身体。”
周玉心头一酸,对这个丈夫,自己不知道怎么评价,他永远都是谦和有礼,跟自己说话不急不慢,即使意见分歧,自己性子急躁要吵起来,他也是回避退让。感觉就是一拳打在棉花上,让周玉心里的气无处发泄,能让杨华对她发脾气的只有那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