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肌肉、每一根韧带、每一块骨骼,乃至每一个细胞的,只需要在意识中想‘往前走’就行了。
出拳踢腿时亦是如此,大脑不需要控制每一条肌肉输出多少力、韧带拉动多少度、骨骼发力多少等信息,而是靠着‘肌肉记忆’这样的习惯成自然。
这就像打仗一样,统领百万大军的指挥官,要做的是下令哪个师守住哪个阵地,哪个师要负责穿插、哪个师在哪个地方设伏,而不是给每一个士兵下令要做什么,比如来个‘机枪阵地前移五十米’。
否则的话,即便二十四小时不睡觉,一个士兵给一秒的指令,一天最多也就指挥八万六七千人而已。
百万大军怕是要十天半个月才能部署到位,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一小时一分钟说不定都能改变战局,等你一个人一个人安排好了,怕是黄花菜都不是凉了,而是烂透了。
人类也是这样,大脑的主动意识所下达的指令都不会是具体到骨骼、肌肉,而是腿、手等这样的整体,而之所以不需要具体下令,就是因为人长久养成的‘肌肉记忆’。
毕竟每一秒都在控制着身体,熟练度时刻在增加,又怎会不熟悉呢?
可换成机甲就不一样了,再怎么勤学苦练,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在机甲驾驶舱里面,即便能够这样做,人对自己身体的熟悉,可是以年为单位。
机甲呢?
别说几十年了,怕是十年就要换一代了。
熟练度自然远达不到,那这其中的差距就需要主动意识来弥补了,相当于说平白增添了很多的指令,而且一点都不能出错,否则就会出现左脚踩右脚、左腿绊右腿的情况,对大脑的负荷不可谓不重,不过载才怪呢。
而解决办法都是把操纵机甲的具体指令,也就是人体的‘肌肉记忆’,编辑成简单快捷且方便的程序,就像人用电脑上网查资料,只需要打开网站就行了,而不用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编程序。
因此程序与芯片的好坏、强弱,决定着机甲操作系统的性能如何,就如同防卫军时代的飞行员,如若战斗机的性能落后于对方,就只能用技术来弥补,以致于王牌飞行员才能和对方一般的飞行员差不多。
机甲猎人就是这样,不管是软件的程序,还是硬件的芯片,都远不如科技较为均衡发展的TPC,因而同样的技术,TPC搞出来的神经元浮动连接操作系统,说是至少领先一代,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