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的零件进行组装,对天南海北的系统进行适配,仅系统方面的测试就要个十年八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因很简单,理论与设计与实际总是有差距的,光是精度就是个巨大的问题。
正如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哪怕同一个工人、同一个机床,生产的零件也不会是一模一样,这就是公差可缩小却无法避免。
一个零件哪怕只有一微米的公差,可一百万个零件凑一块,公差就高达一米了啊,不长期的磨合、不反复的测试,那绝对是会出大问题的。
但是...
先进的3D打印,不能说抹除这一问题,也能把这一问题的影响给降到极低的程度,因为是一体成型,一下子全部造出来。
这也是特拉菲扎成型就能上战场的原因,戴亚博里古虽然不是这样的一体成型,但很多地方采用了阿加慕斯所搞出来的巴孜特星巨型打印机,才能让戴亚博里古能够迅速的形成战斗力,现在已经差不多造好了,接下来只需要测试几次,就能投入到实战中了。
反正对付斯菲亚屏障,基本是不用近身搏斗,只要保证新麦克斯动力系统和麦克斯炮不出问题就行了,其他嘛,可以在打破斯菲亚屏障后,慢慢调试、反复测试,这样不仅能保证安全,还能在此过程中,培养一大批的技术人员。
这么大的机器人,日常是需要维护和保养的,还有修复,毕竟一旦开启近身搏击,那硬碰硬是难免的,到时候磕磕碰碰都是小的,说不定还会损伤乃至损坏,到那时就要维修了呀,这就需要成百上千的技术人员了。
更何况,TPC可不止是这一台巨型机器人,未来必然会制造更多的巨型机器人,到那时需要的技术人员,可就是以万为单位了,不赶快培养出海量的技术人员,哪怕能造出大量的机器人,也没办法进行制造。
这可是巨型机器人,总不能造出来不管后期维护、保养,当一次性炮仗用吧,足够的后勤维护人员,才是打造机器人军团的基础。
因而,原本为特拉菲扎服务的人员,全都调了过来,除此之外,还调遣了数倍于此的‘学徒’参与进来,在实践中学习和熟练,为TPC未来的机器人军团做准备。
而TPC也用这一点来表达对机器人军团的决心,未来要造、现在准备。
—·—·—·—·—·—·—·—
时间在一天一天的流逝着,天空中斯菲亚屏障的颜色也在逐渐加深着,人们抬头就能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