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通过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实现医疗资源的 “分济”,让优质医疗资源不再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而是惠及更多普通百姓。?
十六、分济中的信任机制:从乡约到契约?
原思分粟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邻里乡党之间的信任。在传统社会,这种信任基于 “乡约”—— 村民共同制定的行为规范。明代王阳明在南赣推行的 “南赣乡约”,规定 “同约之人,凡有缓急,皆须相助”,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则,为分济提供了保障。?
在山西平遥古城的 “日升昌” 票号旧址,保存着一份清代的 “互助契约”:“凡入股商户,每季提取利润的十分之一作为互助金,遇有商户经营困难,可申请互助金周转。” 这种基于契约的信任,比乡约更具约束力,是分济思想的制度化发展。?
现代社会的信任机制更加复杂,需要法律、道德、制度共同作用。在慈善领域,“信息公开” 是建立信任的关键,通过公开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让捐赠者放心;在社会保障领域,“公平公正” 是信任的基础,通过严格的审核、公示制度,确保资源分配给真正需要的人。只有建立健全的信任机制,分济才能持久有效。?
十七、分济思想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启示?
企业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占有者,也应践行分济思想。春秋时期的商人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被后世称为 “商圣”。他的做法体现了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的理念,与孔子 “分济哲学” 相呼应。?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CSR)运动,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还要关注员工福祉、环境保护、社区发展等。例如,有的企业为贫困地区修建公路、学校,有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有的企业投入研发环保技术。这些做法,既提升了企业形象,又促进了社会发展,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共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孔子的分济思想告诉我们,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财富,更在于如何使用财富。像原思那样 “受之有道,用之有方”,将企业资源用于改善民生、推动进步,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十八、分济与个人修养: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
分济思想不仅是一种社会伦理,也是个人修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