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刚才那位小哥所言,这两种微型核反应装置组合在一起,并不会产生任何的反应,它们只会给产品提供额外的一些续航,仅此而已。”
“但是!”
“凡事总会有些例外~或许今天,我就要带大家领略一下意外情况也说不定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卧槽,这可是机甲界的基本常识!虾哥又要打破常识了!?】
【尼玛,虾哥这也太夸张了吧!刚刚才打破低端机源能共鸣的常识,现在又来挑战微型核反应装置的常识!?】
【其实虾哥的研究虽然是巨大的突破,但是并没有那么的神乎其神,他所用的方法并不是独创的,他能够成功,关键是解决了机甲的承受力问题】
【什么低级黑小黑子?虾哥这可是能够载入史册的突破,被你这么贬低!?】
【哥儿们是会看局势的,这么逆风的情况下都敢出来跳脚,说吧,背后的组织给了你多少钱?】
【好好好,源能共鸣这种划时代的成就都能拿来贬低了是吧?既然这么简单,为什么你不去突破,是不想吗?】
【卧槽,这不是那天吃*的哥儿们吗?这是破防了,输不起,想要来抹黑虾哥咯?】
唉!另一边,杨晨叹了口气,面对铺天盖地喷他的人,他只能苦笑。
对于顾夏取得的成就,他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甚至心底早已经将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纵使他因此还吃了翔,但他心里也对顾夏没有任何怨言,这毕竟只是他和导师的打赌而已,和顾夏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作为源能专业的研究生,这段时间还得到了导师的指导,对于顾夏的成功,他也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
顾夏的成就大吗?很大,非常大,名留史册的大!
但是顾夏所采用的方法新鲜吗?
也确实不新鲜,就是前人用过的方法,甚至在发表论文的时候,杨晨猜测,顾夏都不得不将前人的论文给附在后面,作为参考文献呢。
顾夏成功的关键,在于最后平衡能源的关键步骤。
只是这看似简单的平衡,科学界却用了几百年都没有成功。
而且,从机甲工厂回馈的数据来看,目前量产机的良率并不高,还不能正式投入市场。就连最先拿到完整技术细节的图腾公司,都还在想方设法提高良率呢。
“只是...这群机友也大多是半吊子罢了,算了,不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