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这群人本来也不支持自己。
只要官家支持,这群人或为名、或为利、或为权,总会有人转投过来。
到时候还会厚颜无耻的说一句:“当初介甫一句话惊醒梦中人,骂的好!”
【在桑弘羊看来,这些人没有治国的经验,只能提出问题,却提不出任何创见,只会夸夸其谈,却提不出解决办法。
于是桑弘羊抛出了三个问题:
一:国家运转需要的财政开支,光靠农业税根本不够,如果不执行政府专营制度,帝国如何得以维持?
二:一旦遇到战争天灾等急需的额外开支,国库空空如也,势必激发民变,不与民争利,钱从哪里来?
三:如果中央不把重要财源、资源掌控在手中,形成压倒性的力量,一旦地方势力膨胀,起兵造反怎么办?】
【这就是着名的桑弘羊之问,不但让盐铁会议上的儒生哑口无言,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历代驳斥桑弘羊的人杨雄、司马光、刘世培等等都无法实质性的回答这一问题。】
北宋,汴梁。
“呵呵。”
王安石一声冷笑,我还以为有什么高见能够驳斥我,原来也是夸夸其谈,枉我为了这场辩论准备如此之久。
【事实上桑弘羊之问归结起来只有一句:即强国和富民不可兼得。
如果不保持对国民经济的高度控制,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国如何得以维持?
比起什么百姓的生活,什么施仁政、行仁义,这才是历代治国者都必须面对的两难问题。
正如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说:这个帝国的运转从来不是依靠法律权威和数字管理,历代的君主从来没有藏富于民,而是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竭力削弱民间,做大中央政权,民间经济的凋敝让我们始终无法摆脱农业国的身份,反过来,这种人身控制也让中央集权越发稳固。】
【此后的2000余年几乎每一个王朝,他们的命运正是取决于君王对这一两难问题的回答。
汉武帝走强国路线,朝廷强大,举全国之力战无不胜,但是民间百业萧条上至官绅、下至百姓都被层层盘剥掠夺,百姓饱受贫困之苦,朝廷最终亡于民变。
盛唐走富民路线,废除管制权力下放地方,因此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藏富于民,但朝廷弱干强枝,财政紧张、商人骄横、将士膨胀、最终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由盛转衰,各地藩镇割据,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朝廷最终亡于军阀。
国强则民变,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