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赵昀要求火化,合情合理。
但群臣再次拒绝,三派都不吵架了,齐齐上书。
逼的赵官家扬言,不同意朕火葬,朕就学梁武帝,群臣才无奈接受。
虽然同意,但三派私下颇有微词。
历史上,赵昀的头盖骨被妖僧杨琏真伽做成法器,当酒碗用。
官家现在一再要求火葬,是不是不相信我们能挡住蒙古铁蹄?
大敌当前,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赵昀:不然呢?
瞧瞧你们说的话,先灭金、后灭夏、横扫蒙古,大宋若能做到,何至于沦落到今日这个地步?
联金、联夏,倒是有些许希望,但你们激进派又要求两国先道歉、称臣……
与其相信两国会道歉、称臣,还不如指望蒙古自己退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且,即使因为蒙古之故,三国暂时联合,但只要抵挡住了,三国的联盟比琉璃还脆弱,转瞬破裂,又要互相攻伐。
即便不破裂,长久阻挡住蒙古,朕不了解军事,还能不了解大宋?
自太宗开始,大宋就像民间抱着小富即安观念的短视商人。
外部有威胁的时候,内斗都没停过。
更何况外部没威胁的时候。
蒙古占据中原,会慢慢腐化。
但蒙古没占据中原,一直被挡在塞外,如果不能彻底剿灭,他们就会像秦时的匈奴一样,越战越强。
秦汉才隔了多久,匈奴就变得强不可敌,更何况是铁木真领导下的蒙古。
到那时,大宋还是只有一种可能性——被灭国。
朕不想像原本的历史上一样,被人挖坟掘墓,头盖骨被做成法器。
索性火化,一把火烧了,骨灰直接扬了。
选择火化,皇陵的修建就可以停下了,留给下一任君王。
四舍五入,朕为国家省了两笔钱。
~~~~~~
【元的开国君主有争议,分两种情况。
忽必烈-妥懽帖睦尔:在所有的末代皇帝中,妥懽帖睦尔的操作时间是最充足的(35年),换上忽必烈,必然是有救的,甚至能够继续对外扩张不少地盘。
铁木真-妥懽帖睦尔:元神,启动!不光没朱元璋什么事了,就是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可能都得往后稍稍,这已经不是挽救覆亡王朝的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