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问,“稍次一等呢?”
“景帝、武帝。”
“不过这是我们的评价标准,后人曾言汉武当为千古一帝。”
贾诩点点头,“然也。”
曹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叫然也?
怎么就然也了?
“先生,到底是好是坏?”
贾诩:“……”
非要刨根问底干什么?
想了想,贾诩说道:“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哦~所以这算个好的评价。”
“然也。”
“那为什么我去了还会亡国呢?刘禅都能守基业几十年,难道我不能?”
“而且还与李后主相提并论,他除了文学,基本是纯废物啊。”
“先生?先生?”
曹丕呼唤两声,不见应答,抬头望去,只见贾诩已经靠在桌案上睡着了。
起身,脱袍,轻轻盖在贾诩身上,曹丕向门外的侍卫吩咐道:“小声些,不要打扰先生休息。”
~~~~~~
【季汉:刘备-刘禅:说实话比较难预测,毕竟如果再不听劝阻,搞一次夷陵之战级别的大昏招的话,刘备可能还不如刘禅(刘禅好歹苟了40多年)。
不过既然是魂穿,那还是假定刘备能够听诸葛亮一次,吸取教训,重新确定联吴抗曹的路线,认真发展国力,稳定内部环境,虽然不敢保证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至少不会被司马昭、邓艾轻松拿下。】
东汉,建安十三年。
雒水。
刘备没有开口评价,因为有两道幽怨的目光正紧紧盯着自己。
曹操:玄德有名字,孤没有。
孙权:你们到底是骂他,还是夸他,什么叫只要听诸葛亮的,就没事。
刘备:……,可能是夸孔明吧。
~~~~~~
【东吴,孙权-孙皓:不光是北伐无望,照孙权后期的昏庸程度来看,恐怕保住基业都很成问题,如果是前期孙权可能还好,但是后期孙权估计和孙皓也就半斤八两。】
“什么叫昏庸?”
“什么叫北伐无望?”
“什么叫守不住基业?”
“什么叫前期孙权?”
虽然知道自己大概率得不到什么好的评价,但也不至于这么不好吧。
几乎将自己说的一无是处。
孤去了,就不会发生一点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