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后世的通讯技术,还是需要骑兵联络各方。
所以,马肯定要养。
能养马的地方就那么多,不在中原、河套故地养,难道去草原养?
现在不是蒙古部落时代,是大元王朝,要考虑开支。
退一步,即便不考虑开支,草原大规模养马,皇城里的皇帝晚上睡觉都要睁一只眼。
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刘秉忠一直没说。
但皇帝问到,自然先请罪,再说出自己的忧虑。
“朕知,朕知,朕没有怪罪先生的意思。”
“朕观后世欧地蛮夷所行民主之法,其实和草原部落大会,并无差别。”
“虚君实相,如何?”
皇帝的话,永远不能当真。
你以为他说真的,结果他是试探。
你以为他是试探,结果他玩真的。
虚虚实实,不能让臣子知道皇帝的真实意图。
把这套玩的厉害的人,有大明嘉靖帝,他已经不局限于虚虚实实、话语试探。
嘉靖中后期,很多时候就是给你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让你自己猜。
刘秉忠连忙请罪,自己就是宰相,谁知道皇帝是想兔死狗烹,还是想试探一下自己。
“先生快快请起。”忽必烈虚扶一下刘秉忠,见他不起,也就由着他。
“大元之君,自朕以后,能堪大用者有几?”
“朕想着学学后世,搞个内阁、军机处,帮着君王分担国事。”
“娶汉女,行汉化,蒙汉联姻……嘶,不对,朕本来就是汉人,太祖高皇帝之苗裔,既如此,不如认祖归宗。”
刘秉忠思索片刻,为难的说道:“陛下,贵族……”
蒙古贵族怎么可能放着好好的一等人不当,搞什么认祖归宗。
忽必烈犹豫了片刻,很有智慧的说道:“魏孝文帝之事,吾亦可行。”
“他们想当蒙古贵族,就当吧,朕赐他们丰满的牧场,让他们学他们祖宗放牧去吧。”
顿了顿,忽必烈连忙将刘秉忠扶起,帮他拍打身上的灰尘,命他将《魏书》寻来。
————————
【高赞回答:
以清与明举例。
当税收高到百姓活不下去了。
明:“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
意思是:粮没了命还在,百姓不想被饿死的话还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